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余华林 《中州学刊》2005,(2):163-16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兴起,近代家庭史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观念、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等方面,对我们认识、理解近代家庭乃至近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同时研究中又存在种种不足,如研究的趋同化、简单化问题,以及缺乏必要的理论反思.家庭史研究急需跨领域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阐述对于民国婚姻问题的研究设想,提出在婚姻史及妇女史研究中应充分重视观念史的探索,不仅要关注观念本身的呈现过程及其内涵的层次性,而且要关注观念的社会化问题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并对研究中的史料运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民国那些妾     
余华林 《社区》2013,(2):44-45
民国初年。北平曾出现由达官显贵们的媵妾组成的“姨太太团”,娶妾已成社会风尚。 有人说:“中国纳妾之制,始于黄帝;而妾之名称,则创自三代。”刚一开始,纳妾还只是少数显贵的特权,降及明朝,律法明确规定,四十岁以上无子者皆可纳妾。清律则将这条限制也给删除,不问是否有子,及男子年龄如何。均许纳妾,于是一时之间.凡家里有点闲钱的,凡原配表示“理解”的,想纳的,都纳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梳理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轨迹,重点分析目前“乡政村治”治理模式下凸现的几大矛盾关系,并总结全国各地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乡政村治”矛盾障碍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余华林 《人文杂志》2007,17(3):150-15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念也开始吸收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有人将妇女"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定位,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并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定义"贤妻良母"的标准和内涵,在一种新式的情境下强调妇女的"母职"和"妻职".尽管"新贤妻良母主义"仍然充满了封建守旧色彩,但是它对于传统家庭分工模式的重新思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余华林 《中州学刊》2003,9(4):102-106
五四运动前后 ,由于社会动荡不安 ,家庭问题层出不穷 ,人们开始关注家庭改革并对之进行现代式的学术研究。研究者以当时出现的种种家庭问题为本位 ,以社会学的理论为中心 ,来探讨解决家庭问题的出路 ,提出了各种改革主张。同时为了深入了解当时家庭的实际状况 ,人们还运用现代方法进行了一些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社会调查。近代国人对家庭研究的成绩是不容忽视的 ,它们不仅成为我们今天探讨近代家庭问题的重要资料 ,也为一般家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