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工业自动化对女性是机遇还是危机,是当前就业领域亟待回答的重要话题。以工厂车间“生产线”为分析对象,考察女性雇佣稳定性是否因自动化升级而获益的实证研究发现:(1)平均而言,女性相比于男性的雇佣合同更加短期化,雇佣关系的性别差距显著存在。不过,一旦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雇佣合同期限的性别差距将得以显著收敛。(2)机制检验确认了生产线升级作为偏向型技术进步载体,将重塑性别间技能需求。相对于男性操作技能,女性认知技能在生产线升级企业中得到强化,形成“人机共存”互补效应,从而有利于女性签订长期合同、获得稳定就业。(3)此外还发现,在劳动力保护机制更为完善的企业中,生产线升级对女性雇佣合同期限更有利。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2种方法对中国29个省份1990--2007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测算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估计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时间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技术进步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变动则起到负贡献;SFA方法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明显高于DEA方法;SFA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对平均、差距较小;而DEA估计结果则表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性,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相契合。比较而言,由DEA方法得到的结论可能更加可靠,也更能满足对中国经济现实进行解释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家庭模式转变和流动人口创业难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家庭模式转变是否是引起流动人口创业选择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2014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考察家庭模式不同对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下文简称为“双独家庭”)的创业偏好显著低于其他家庭。其次,双独家庭创业精神的消逝,源于成长过程中应对困难能力的相对缺失。最后,本文发现双独家庭在自雇创业上显著低于其他家庭。经过考虑更多的控制变量、利用PSM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结果依旧稳健。研究基于大样本微观数据获得的经验发现,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国激发创业活力提供新的政策洞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