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中,“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c)一词被普遍接受,并在现实的经济决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鉴于规模经济理论对于现实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运行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笔者愿以陕西旅游业为例,在这方面作些探讨,并请识者批评指正。一从广义上讲,规模经济理论所研究的是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演变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在原有生产(或经营)规模基础上,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会使这一生产(或经营)过程的产出量不止增加一倍,而会增加许多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业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行业。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具有如下连锁效应:①前瞻连锁效应,即旅游业的发展对基础结构、新兴产业的诱导作用;②回顾连锁效应,即旅游业的发展对那些向自己直接提供商品和劳务部门的促进作用;③旁侧效应,即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影响;④示范效应,即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区人民乃至全体人民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不少国家和地区称旅游业为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利润大、创汇多的新兴经济部门,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风景出口”、“无形贸易力,因而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突破口而摆在国民经济的第三位、第二位乃至第一位。总结和比较国际旅游业的不同发展模式,研究和预测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为四化建设筹集资金、赚取外汇、积累管理经验、改革管理体制,无疑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国际旅游发展模式之比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