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赋两题     
释汉赋兴盛的原因“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上的两汉时期,是赋的兴盛时期。刘勰就西汉主要赋家论述辞赋兴盛的总势时这样说: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余篇。大抵说来,西汉初叶,辞赋即呈现出勃  相似文献   
2.
在梅尧臣的友人中,时间最长、交往最深,首推欧阳修。从梅尧臣三十岁那年在洛阳初逢欧阳修,到梅尧臣五十九岁辞世,凡二十九年,两人的友谊从未间断并不断地加深。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梅、欧二人的关系略加整理,或许是有益的尝试。一、洛阳的交往梅尧臣以河南县主簿的身份初到洛阳,是在天圣九年(1031)。尧臣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藏书家的特点我国历史上的藏书事业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官藏与私藏。我们通常所说的藏书家,是指私藏之家。私家藏书真正成为一个时代风气的则从北宋开始,因为到了宋代刻版印刷大兴,刻书成风,藏书也由此蔚然成风。宋代之后,私藏之风渐盛,明代则愈见其烈,至清代达到了极盛时期。明、清两代的著名藏书家多以千计,各家所藏动辄几万卷,甚至几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关于“同次”的界说称:“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则先者曰前次,后者曰同次。”(102)所谓“同次云者,犹言同乎前次者。同乎前次者,即所指者与前次所指为一也。”(102)我认为,马建忠这里关于“同次”的定义至少向我们提示了以下四点:(1)“同次”是针对明代诸字而言的;(2)“同次”与“前次”是互为依存的一对概念,没有“前次”就无所谓“同次”;(3)“前次”与“同次”先后并置,且  相似文献   
5.
关系助词“的”是指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的”(不包括构成“的字短语”的“的”),比如“老师的书”、“伟大的祖国”之类。我们把这种格式记作“A的M”。这是“的”在现代汉语里最常见、最主要的用法。定语是限制、修饰中心语的。限制的作用是排他,就是不断缩小事物概念的外延,使所指的对象具体、准确;修饰的作用则在于积极描写事物的性状特征,使之形象、生动。定语多用于表示中心语的性质(勇敢的人)、状态(笑吟吟的样子)、领属(谁的钢笔)、同一(修订宪法的事)、用途(喝酒的杯子)、来源(进口的商品)、质料(尼龍丝的袜子)、数量(千斤的重担)、时间(八点的班机)、处所(街口的路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剖析“的”的几种特殊用例,旨在探索汉语虚词转化演进的一般趋势,从而为揭示汉语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提供一些佐证。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他的老师教得好”和“他的老师当得好” (2) “今天我的东”  相似文献   
7.
《老乞大》里的“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本字为“者”。许氏《说文叙》:“古祗作者。者者别事词也。别之者则其事昭焯。故曰者明……引申为直略切之附者、张略切之衣者。”所以“着(著)”的本义是“明显”,引申出“附着”“着衣”二义。上古时期它就作动词使用,“南北朝以后,‘着’字开始虚化,”演生出多种虚词性用法,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吕叔湘先生对此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以著字辅助动词,初以表动作之有所著,继以表事态之持续,此今语所盛用,而唐人诗中亦已有之。”“大概者、著二字,唐人兼用,文书作者,谅  相似文献   
8.
我们先观察语言现象: ①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剃得光光的。(老舍) ②他?头发乱稀稀的,脸上笑眯眯的,身上汗几几的。(曹禺) ③屋里精湿的,躺什么劲儿!(老舍) ④二小姐倒苗苗条条的。(朱自清) ⑤你又哭天抹泪的。(周立波) ⑥谁也不要叫张三喊李四的。(袁静) ⑦那何世雄满面红光的。(同) ⑧岗楼上手电打得一闪一闪的。(同) ⑨人家把我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同) ⑩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孙犁) ⑾什么事,要这么大惊小怪的?(夏衍) ⑿到处都是肮里肮脏的(袁静)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高校教材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了教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和加强高等院校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的几点设想。文章认为,理顺关系、强化管理和提高教材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做好高校教材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古尔后,历宋及元,话本、平话、杂剧、散曲等俗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书面语同口语的距离迅速缩小。这些白话作品直接取材于民间通行的说唱文学,比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口语的语言风貌,反映了近代汉语中词类重叠分布、句式灵活多样、语气词丰富发达等语言特征。本文仅就《老乞大》中“来”的一些主要用法略作剖析,旨在为揭示近代汉语的有关语言现象提供一二佐证。“来”从语源上考释,近代通行的用法和它最初的含义,关系已很暧昧。上古时代它就作动词用,当“来至”、“回”等讲。在先秦两汉文献里已可见“来”表祈使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