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内蒙古草原、荒漠、森林、草甸及沙地等天然植被,在过度放牧、砍柴、挖土取石、旅游、营造人工林等人为活动影响下,出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现象,也引起植物区系贫乏化和旱生化,并向广布种、一、二年生杂草和半灌木增加,群落原优势成分、特征种及狭域分布种减少的方向发展.植被类型、所处地带及破坏方式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变化结果,但趋同现象比较明显.因而加重了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力度,从而环境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锡林河中游冬季漫长、寒冷而多风,每年约有5个月的积雪期。风是积雪再分配的动力,地表、地物和植被可以改变风向和风速,加之时节不同进而形成积雪方式的多样性。具有缝隙的植丛对积雪量有特别的效果。高大植丛形成的雪丘所占面积常为植株丛幅的5—10倍。雪具有加速植物反青提高产草量的明显作用。特别是雪丘的形成,相应由近到远形成不同的群落斑块,并与水分生态序列一致,即影响着种群分布格局和群落外貌变化,其有利于延缓草场进一步退化及加速草场恢复.进行积雪规律的研究,可为加深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提供有益的资料,特别是可以从中探讨增加土壤水分的可行性途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