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陶渊明集译注》、《陶渊明评传》、《20世纪陶学论著》和《陶渊明及其研究论》都对“隐逸”说和“忠愤”说诬贬陶公之论予以驳评。在《探稿》里,以《论陶渊明社会发展阶段观》、《论陶公的桃花源思想之三重表述》、《陶渊明的无君论思想之我见三文》在《评传》第二编“陶渊明君臣观念论”里,  相似文献   
2.
3.
论20世纪陶渊明诗文系年探讨的三次展拓□刘孟阳关于陶渊明的年寿,自颜延之《陶征士诔》“春秋六十有三,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之后,《宋传》、萧《传》皆从之,宋王质《栗里谱》、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清顾易《柳村谱陶》、丁晏《晋陶靖节年谱》、...  相似文献   
4.
著名陶学大家、学者吴云先生《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的〈陶消炎片明集译注》论及《桃花源记》时赞称:魏氏“第一次提出了‘桃花源思想’,这是魏正申几十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全文与全人,以及陶所处的时代的深刻体会。”资深的吴先生赞魏氏“第一次提出‘桃花源思想’”此语一出,陶界皆惊。陶学家赵治中、张驰,李金坤、李华(江西)、刘继才、宋绪连、陈忠及笔者都在文章中涉评“桃花源思想。吴先生在本文中称陶公”晚年形成‘桃源思想为主要标志的桃源思想;对桃源思想的三重表述”。以吴先生对百年陶学的洞察,娴熟,其赞称魏氏“第一次提出了‘桃花源思想”必为考证所得,绝非臆断。笔者浏览20世纪陶学家论述,  相似文献   
5.
陶学史上的新探索一魏正申先生研陶论著综评刘孟阳鞍山电视大学魏正申教授,多年来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矢志不移地进行学术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古代四大诗人之一陶渊明的研究,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可喜成果。1990年他的陶渊明系列研究之一《陶渊明探稿》(吴云先生序...  相似文献   
6.
魏正申是一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学者,陶学界领异标新的旗手。笔者研读其六部专著及魏氏为其他陶学家专著撰写的“序”文和专题评论,见其反复主倡“伟大的诗人”价值说不绝于文。形成以“伟大的诗人”论陶评陶的主流和强音。谨摘魏氏专著“前言”、“内容提要”及专著中含伟大的诗人赞语的页次如下:  相似文献   
7.
魏正申“陶渊明式思想”说有个基本核心,即以孑L学为根本,以民生为理念,兼容各家之精华。虽如此,但又不能称之为儒学或孔子学说,因为它虽以孔学为根本,以民生为理念,博采各家之长,不失为融汇生成的新的思想体系,既不姓儒,也不姓道,也不姓佛,魏氏将它叫做“陶渊明式思想”。  相似文献   
8.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近百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研讨,一致公认: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诗人。而其中有关陶渊明的论析,尤为令人关注。魏正申教授以其鲜明的观点、丰硕的成果,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