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郑文杰  刘笃成 《天府新论》2011,(4):21-25,38
邓小平一生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举世公认的管理大师。在其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以人民利益为本"是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贯穿于整个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之中,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在复杂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管理的主体和依靠力量,人民利益是一切管理决策的出发点、目的和最高价值标准,其管理理念既肯定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又强调人的客体性、价值性,实现了人作为管理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中国国情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现代外国哲学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分支应用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管理理论及领导艺术是中国本土产生的现代管理思想的杰出典范.在现代管理遭遇伦理危机及人性化诘难的背景下,深入考察邓小平管理思想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价值意蕴,对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与发扬邓小平管理思想的精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邓小平的人本管理思想蕴含着“人性解放”的后现代思想;邓小平的服务型领导观则契合了后现代“主体离心化”的要求;邓小平对非权力影响力的运用则体现了神圣观念在管理中的后现代“返魅”.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主体不仅仅是国家公职人员 ,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与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在治国主体上的根本区别。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 ,必须提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体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不仅是批判的历史哲学 ,而且也是整个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具有争论的焦点问题。西方历史哲学经过长期争论 ,这一问题至今仍未真正解决。然而这一问题又是关系到历史哲学 ,甚至整个社会科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一个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西南工学院、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绵阳市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纪研究展望和西部大开发中的使命理论研讨会”于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各地的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共80余位代表,并向大会提交了论文60余篇。与会代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最精致、最珍贵的看不见的精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保持这一本性,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有三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