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认为我国当前国有企业就业总规模持续缩小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微观增效性减员;(2)产业重组性减员;(3)产业结构转换性减员;(4)所有制结构调整性减员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地租范畴的客观性,经过多年的讨论,在理论界已经形成共识,在实践中亦已开始发挥作用。近几年在深圳、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地产经营活动就是明证。而在广大农村,此类经济活动尚不多见,即地租范畴在我国的农业中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经济范畴,经济规律的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业(狭义)生产徘徊不前的原因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在于均田制(指耕地的平均使用)下狭小、分散的土地经营规模和农民既不愿种好田又不愿丢田的双重心理所造成的土地生产率降低。为此,有必要在对现行农村耕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开展地产经营。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我国产业安排的混乱。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联系和产业组织几经调整,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以来,调整的力度还相当大。近几年来,产业调整的内容已经包括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组织的重新安排。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产业调整并没有到位,理论与实践上的混乱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有必要重新明确我国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产业分工与产业组织重新安排的思路,包括硬化(用法律加以规范)调整的目标,选准调整的途径。一、政府逐步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出,以最大限度地让位…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农业部门的单头独进,其结果是赢得了农业的超常发展。我国卞一步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城乡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一切壁垒被拆除,  相似文献   
6.
农业市场主体指的是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农业中的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在广义上,还包括一些非赢利性机构。本文只考察农业生产领域中为市场生产物质产品并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主要的或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一、农业市场主体的基本组织形式农场组织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农业市场主体的基本组织形式。现代农场一般表现为使用机器、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企业。从它的财产组织形式上看,分为家庭农场、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其中最普遍、最大量则是家庭农场。正因为如此,家庭农场便构成了本文…  相似文献   
7.
一、土地生产率导向模式的设置依据 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所决定的农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农产品总供给的不足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警觉。如何实现农产品的总量动态平衡?短期措施是:抑制需求,扩大供给。抑制需求的途径不外乎,第一,控制人口增长;第二,合理安排国民消费结构,控制转化速度;第三,厉行节约。然而,其潜力都是十分有限的。从较长时期来看,重心在于扩大供给。  相似文献   
8.
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讨论是关系到经济科学的严肃性和实践中“怎么做”的重要问题。然而笔者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概念上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没有表明经典作家所规定的内涵及其使用范围;二是疏漏了从李嘉图和马克思关于农业中粗放型经营与集约型经营到如我国所提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概念之间的一系列的转换环节;三是对现代人所赋予的涵义缺乏明确的界说。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发表一点陋见。一、精放型与集约型概的本来涵义在经济思想史上,对粗放型与集约型作出权威性论述的是李嘉图和马克思。在李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