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卫广来 《文史哲》2002,(2):49-54
西汉帝室放嫁宫掖女性,汉初至武帝为制度创立和完善阶段,昭、宣、元三朝为变质的奉陵制阶段,成帝以后为复活阶段。文帝将皇后以外的嫔妃全部改嫁,具有影响后世的经典意义,所出夫人是最高一级嫔妃。此制出现于西汉,其历史脉络是承继了春秋战国以来否定妻妾殉葬制的时代潮流,其社会基础则是西汉流行的妇女改嫁风俗。  相似文献   
2.
明代山西手工业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明代山西一些有影响、有特色的生产部门,包括金属矿、煤矿、盐业、纺织业、制瓷业、酿酒业等,大致勾划出明代山西手工业发展的主要轮廓。同时揭示了封建社会后期官营手工业的衰落态势,考察了个别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一袁宏与《后汉纪》袁宏,字彦伯,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祖父袁犹,魏郎中令袁涣之曾孙,永嘉之乱,犹与兄奉母南渡,避乱于江东,东晋元帝以瑰为丹杨令,犹为武康令,“兄弟列宰名邑,论者美之”(《晋书·袁犹传》)。宏父勖,做过临汝县令,早死,家道  相似文献   
4.
论西汉纳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命名与专项考察锻炼史料,西汉纳妃可抽象出三种形态,姑且名之曰“召纳”、“选纳”、“献纳。”召纳是汉帝自选宫妃的纳妃形式。《汉书·外戚传》: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悦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好,贵倾后宫。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评断了清代山西史学家康基田的生平及其史著《晋乘略》,认为此书是封建编年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康基田大清代山西学术史第二阶段上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汉书·外戚传》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妾皆称夫人”以下史文,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汉宫群妾皆称夫人,夫人以外,另有美人至少使六种人物。照此理解,夫人便是一个特定的品级名号;另一种,汉宫除皇后以外,凡妾皆可称曰夫人,夫人又分为美人至少使六种品职。照此理解,夫人乃众妾之泛称,非品级之谓。  相似文献   
7.
<正>鲜卑这个民族,东汉以前和中原王朝是没有过接触的,《史记》、《汉书》中都不曾提到它,东汉初年才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东汉的鲜卑主要有两个系统:起源于蒙古草原东北角的拓跋鲜卑,东汉时向南、向西进行过两次大迁移,后来建立北魏王朝,历史学上称为“北部鲜卑”。在蒙古草原东南部发展起来的鲜卑人,东汉桓灵时曾建立以檀石槐为首的部落大联盟,习惯上称为“东部鲜卑”。下面我们探讨的即是东部鲜卑的起源问题,文字上一般仍使用魏晋以来汉文传记中“鲜卑”这个名称。 一、关于鲜卑起源的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8.
西汉宫闱政治是适应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而发展完善起来的。嫔妃制作为封建礼制下的一种婚姻形态,既是繁衍贵族系统的家庭体,同时又是直接决定最高皇位继承人的政治体,体现了封建王朝国体与家族统治政体的两个方面。宫闱政治与它的派生体:腐化堕落、外戚专权等,又加速了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