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7年8月2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举行的第11届中韩天元对抗赛进行着紧张的最后一战。古力九段对阵韩国赵汉乘九段。古力发挥出他惯有的凌厉攻势,气势如虹,在27日已胜一局的情况下,以2:0零封赵汉乘,顺利获得冠军!"儿子,祝贺你!"走出赛场,一直陪战古力的母亲张中逊就道上了祝福。听着母亲的声音,古力喉头一哽:要知道,在今年5月以前,每次比赛结束,都是父亲古巨山打来电话祝福儿子。可是现在,他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5月5日凌晨,古巨山因突发脑溢血,来不及对爱子道声叮嘱就溘然辞世了。  相似文献   
2.
“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笔谈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是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在努力推动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中实现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最近联合举办了“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高层学术论坛 ,积极探索创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问题。本刊特发表这组文章 ,以反映此次论坛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在其提出并主持的长达近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不仅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高度的关注,还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这既成为"新基础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构成。叶澜教授的"教师观"是基于中国21世纪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宏观背景,秉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立场而提出的。其主张:教师要从"卫道士""牺牲者""传递者"的角色转向"为己为人"的立场;从职业工具价值、传递职能的定位转向"成己成人"的取向;从强调专业发展、培育他人的目标转向"育己育人"的追求。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将成为推动自身成长的不息动力,并将创造教育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但是今天的讨论是起点不是终点;今天的交流不可能马上就形成评价一堂课的具体标准,而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探讨。我今天主要讲四点:一、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现在有一种提法——“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  相似文献   
5.
市场化大潮中的中国教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与争鸣》杂志特邀知名教授、由秦维宪主持就“市场化大潮中的中国教育走向”问题展开讨论,以下摘发的是几位教授的发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