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兆路 《学术月刊》2013,(6):110-114,121
吴兆路认为,中国学首先包含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概括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国内对上述各领域做出的对等交流;方铭认为,中国学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贡献,是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一个世界的视角,把中国的过去和未来纳入到世界文明这个大家庭之中;王振复则认为,作为文化传播学的特殊门类,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从"汉学"到"中国学"称名的改变,从所谓对"历史之中国"到偏重于"现实之中国"的研究,这一中国学人文主题的转换,正在不断重塑"中国形象";就"现实之中国"研究主题而言,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论其实失之偏颇,中国学研究的"和合共生"说则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沈德潜的审美理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时期的诗学大家沈德潜 ,一向被视为“格调说”的倡导者 ,但他实际上在继承了严羽和明七子“格高调逸”理论的同时 ,又吸取了明清以来主性情、重创新的思想 ;他推崇杜甫“鲸鱼碧海”的风格 ,而又赏识清远宛然的诗境 ,主张壮美与优美的结合、格调与神韵的统一。他的审美理想 ,更能体现乾隆盛世的审美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强调文学抒写性灵,重视作家表现个性,这是明清浪漫文学思潮的显著特点。说到此时独抒性灵如火如荼局面的形成,人们自然会想到李贽、公安派,想到袁枚、赵翼等。诚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或批评史上真正确立最活跃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审美理论形态,是在晚明和清代乾隆年间。但是,任何一种文学思想和理论现象的产生,都有政治、经济等某些社会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文学自身思想传统方面的一些作用与影响。本文拟对独抒性灵这一进步的文学思想传统作一次正本清源的探寻,沿波讨源,找出其真正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试谈公安派的性灵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公安派的性灵主张及其思想渊源和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笔者根据社会思潮的演变和袁宏道思想发展的轨迹,把性灵说分为前后两期,并对其功过得失作了科学的评价,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公安派与阳明后学吴兆路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崛起的以湖北公安人袁氏三兄弟为领袖的一个文学流派。袁宗道,字伯修,在开创文派的过程中起了先导作用,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为该派主将.成就最大,贡献最多,袁中道,字小修,为中郎的文学主张作了某些辩解和补充工作。公...  相似文献   
6.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并已成为永世不可企及的范本。诚如宋代王安石所说,他是“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引自范正敏《(?)斋闲览》,同见王若虚《滹南诗话》)不仅如此,杜甫对于诗歌理论批评的建设,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同样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思想资料。这些理论主张,虽不见系统的条文,散存于他的诗歌作品中,但如果稍加条贯,便不难看出他的为文之用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探讨了陶渊明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美学价值。他的文学地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作为一名诗人,陶渊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至唐,陶渊明的作品受到较为普遍的重视,至宋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才真正完全确立下来,并以其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诗风而昭示后人。这一现象,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审美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倡导抒写性灵的文学思潮蔚然成风。此时,多数文人已失去对传统价值观的信仰,一心要创造一种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又使他们都具有一种狂狷之气和愤世嫉俗之情;在不以世俗为务和沉迷于山水的行为背后,也隐含着某种忧患感、何以会产生如此心态?这自然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背境及文学思想传统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翁方纲的“肌理”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方纲继神韵、格调、性灵三说之后,又提出了新的诗学主张——肌理说。本文讨论了其“肌理说”产生的时代文化氛围及基本内涵,阐述了翁氏对神韵说的补救与改造,以及对格调说的修正与补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