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人口流动与民族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断丰富着民族关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我们在关注民族间政治上的权利平等和经济上的利益均衡问题的同时,有必要就人口流动与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相较欧盟,东盟虽然是个一体化进程较低的区域经济组织,但可以预计,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法律一体化会逐步加深并取得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国与东盟诸国双边贸易的激增,伴随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将会给中国企业和政府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从东盟进行知识产权法律统一之后,通过对中国可能遭受的困境的分析,试图探索建立协调机制以此避免摩擦,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3.
读书与行路     
吴奕 《南方论刊》2006,(5):47-47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曾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说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和学问的认识,勾勒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幸福生活模式。按我们惯常的理解,“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行万里路”是讲多游历,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为了尽量多读书,从孔孟以降,早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流传千年。行万里路,行哪些路?怎么行?却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情况。孔子和孟子都曾为了把自己的治国方略和政治学说兜售给各国的君主而周游列国,且门徒从者甚众。在游的过程中,他们师徒增加了见闻,印证了理论,完善了学说。其后历代文人都在许可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内存在着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体之一,高校校报要成为大学校园的强势主流媒体,要在多种媒体的夹缝中求发展,就必须关注传播效果,实现有效传播。随着传播学的发展,传者、受众和媒介三者的互动关系已成为传播效果问题的核心,要实现校报有效传播的内涵,校报编辑与读者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报纸作为纽带和桥梁,也要促进双方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5.
“花踪文学奖”的举办和《花踪文汇》的诞生是现代传媒深刻地介入到马华文学体制中的产物。《花踪文汇》从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的结集出版,保存和显示了马华文学近20多年来的创作实绩,描绘了马华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同时亦显示了传媒在参与建构“马华文学经典”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传媒强大的推动之下,90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在诸多层面上建立了与世界华语文学圈的深刻联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从域外(包括港台、大陆、海外)汲取了宝贵的文学资源,成为90年代以来马华文学自省和发展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6.
吴奕 《南方论刊》2006,(12):35-36
依法治国,就是实行法治。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过“法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只不过,此“法治”非彼“法治”而已。二千多年前战国列强争霸的时代,地处边远、经济文化落后的弱小秦国,因为实行了法治,仅仅用了100多年时间,就从国力上远远超出中原地区的各大诸侯国,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