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民国时期宁夏的城乡市场结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资料的梳理,认为宁夏建省前后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城乡市场体系,但尚不稳定.这一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以宁夏城、吴忠堡、中卫县城、石嘴子等为中心,到30年代则主要以宁夏城、吴忠堡、中卫县城、中宁县城等为中心.在宁夏城乡市场的动因上,除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外部市场、战争因素、民族因素等方面外,应该更加重视带有军权政治色彩的地方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南亚地区潮帮批信局在时间序列上的数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特点:一是大多数潮帮批信局的存在时间都相对较短,倏兴倏灭的现象极为明显;二是存在时间较长的批信局大多设立时间较早;三是其创办与停业均出现在几个相对集中的年份,只是在各地有所不同。这种新旧更替、此起彼伏相对频繁的现象主要是由时局变化和各国政府的政策与措施的不同所造成的,其意涵比较单纯总体数字的变化所反映的东西要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潮汕侨批发展迅速,形成了覆盖各城乡地区的经营网络,并与传统的墟市体系相互交织。近代潮汕的墟市数量在民国后期也出现了激增的现象,隐然呈现向现代转型的迹象。在潮汕墟市缓慢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海外华侨寄回的投资性汇款和捐赠性汇款,以及大量批业商号的进驻等因素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作为侨批汇款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赡养性汇款,却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