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九,是数字中最大的阳(奇)数。《内经》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在古代,九往往用于数之极限,“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得称为九,不必泥于实数也”(刘师培),如九块、九天等。九的字形,一笔三折,屈曲自如,恰如一条游龙。《易》曰“九五,飞龙在天”,象征至高无一上的皇权。九的字音,与久相同,大写的玫,本意为黑色美玉,音符为义,引为健康长寿、天长地久。可见,“九”有多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尊贵的意蕴,故为古今人名所喜用。古代,有盛唐名相张九龄,以名祈求高寿。由于权奸所嫉,他虽然未能活到九十高龄,…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学术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研究方法作些探索,同时对钟镇藩同志的《再论精神文明内部两类建设的同步性问题》(以下简称钟文)中的若干用语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反思文学,或者更确切地说,新时期文学在审美反思方面所实现的认识功能,以及相伴而生的教育功能,在揭示我们前进的思想阻力、历史惰性来自何方这个奥秘上,沿着“十年动乱中占统治地位的极左思潮——几十年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轻重不等的左倾思想——几千年来为害甚烈的封建思想”这个线索,向观念形态的地壳由表及  相似文献   
4.
“作为”通常是动词,有时也是名词(如在“大有作为”中),但是在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又增加了介词的意义和用法。介词“作为”相当于英语介词 as、德语连词 als、俄语比拟连接词 kak 和前置词短语 Bka(?)ecTBe。它最初出现在欧洲语言的中译文中。如早期杰出的俄文翻译家瞿秋白,1933年翻译列宁论托尔斯泰的文章时,就用了介词“作为”:“托尔斯泰作为一个预言家,发  相似文献   
5.
“新的技术革命在日本”等标题不是主谓结构“名+在+名(处所)”式结构,按“名(处所)”的语义性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名(处所)”不表示具体地域和可感知的空间场所,而表示抽象的含义,如“祖国在我心中”,“心中”不是确指人体某个部位,而是“思想感情里面”的意思。这种“名+在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词语》中有些特殊词语,为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王镆《诗词曲语辞例释》及其他论著所未收,或虽收录和解释,但与它们在这本词说中的实际意义和用法不符。本文从中择取若干,对照今日方言,细揣上下文意,试加铨释。例句后面括号中横线前后数字,分别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的《金瓶梅词话》的回数和页码.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先民很早就能分辨奇数和偶数。相传出于远古时代的河图和洛书,以圆圈表示的都是奇数,即圆圈的个数分别为一、三、五、七、九个;以黑点表示的都是偶数,即黑点的个数分别为二、四、六、八、十个。不过起初不称奇数、偶数,而称奇数为阳数、天数,称偶数为阴数、地数。《周易·系辞传上》将十以内的整数分为天数和地数两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相似文献   
8.
一、“个”有三种语法意义 “我班原先纪律松驰,课堂秩序不好。上周开了个会,大家纷纷发言,说个不停。班主任集中同学们正确的意见,规定个几条,人人照着执行,问题就解决了。” 上面这段话里,三个“个”的语法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第一个“个”是物量词或称名量词,它前面有数词,或可加上数词,后面有名词,或可带上名词,呈“数 量 名”式结构。象“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扑了个空”,“你帮了个倒忙”,里面的“个”都是。这种用法最为普遍习见,不必多说。  相似文献   
9.
厚厚两大册,鲜红的封皮上,列宁睿智的沉思的目光注视下,是闪着金光的书名:《列宁论文艺与美学》。1988年10月,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的时候,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文化思想和“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狂风猛烈地吹刮着出版界,漓江出版社顶风开船,毅然印行了这长达1832页、当时肯定要赔钱的书。此前的5年(1983—1987),在马列主义文艺思想备遭冷落和攻击,驳杂、偏颇、怪异、舛误的西方文论接  相似文献   
10.
<正> “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这是干部大会上的一个口号。“干部多下访,群众少上访。”这是《人民日报》 (1979年10月28日)的一个标题。这类的话,听在耳里,看在眼里,都会觉得新奇有趣,印象鲜明,历久难忘。究其原因,除了思想内容上的精警透辟、发人深思以外,还得力于表达方法上的精彩巧妙。这里面运用了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同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