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4篇
丛书文集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头寨探幽     
吴景军 《民族论坛》2003,(12):25-26
热衷于行走的我们,很多时候仅仅是在不知通往何方的路上信步而行。那天从湘南著名的人称“江南呼伦贝尔”的南山牧场找近路往回赶,车子像下险滩的竹筏,沿七拐八弯的盘山公路往下“漂”,不到一小时、就从海拔1800米速降至1000米。一路颠簸,路过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时,车子终于罢工了。在那两三个小时等待修理的百无聊赖中,我们走进公路对面的一个山寨。这个寨子吊脚楼下的围墙、屋基、弯曲的巷道、关牲畜圈子、寨边菜园的篱笆、田埂等等竟都是用一个个西瓜大的河卵石砌成的,很典型的一个石头寨。这个精致无比、宁静中弥漫着一种远古气息的…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通道侗族自治县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可谓喜事连连,公司侗锦产品在国内外各种展销展示会上大受青睐,订单飞来,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侗锦走向市场的成功,只是该县"非遗"项目产业化的一个缩影。通道原生态侗族文化享誉海内外,有侗族芦笙、侗锦织造技艺、侗戏、大戊梁歌会、侗族大歌等30多个项目被列  相似文献   
3.
正那天陪北京及省城来的专家考察通道侗族自治县的申遗侗寨,从坪坦河上游沿河而下,中步寨就是第一站。寨外的风雨桥上飘来侗族大歌的歌声,这天籁般的歌声使得大家加快了进寨的脚步。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生长,农事忙过了,村民们难得几天清闲,村里的侗族大歌队歌手们正在风雨桥上练歌。这歌声是侗寨给专家们的第一个感动。歌队的领队杨大姐充满喜悦地说:"中步村能进入了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这可是我们侗家的骄傲,全村人都很高兴,村里的文娱活动开展得更多了,姐妹们练歌也更来劲了。"  相似文献   
4.
吴景军 《民族论坛》2004,(12):30-32
●丛林中的苗族部落秋日,我们慕名前去探访岜沙原始苗族部落。车开到从江县城,向当地人问路:“岜沙苗寨怎么走?”:“走路不用一小时,开抽完一支烟就到。”不是原始部落吗,离县城这么近“原始”成份?我的心倏地凉下来,心想有可能又沿着321国道绕坡而上,仅行驶约7见到一座横跨公路的拱门,上面书有“岜沙苗寨”字知道苗寨到了。我的疑虑顿消。挺拔参天,绿色醉人。远远望去,袅袅炊烟,间或传来时光似乎已来到寨边,坪子里站着三三两两的穿着独一中年汉子走过来,笑着用标准的普通话向:“欢迎来到岜沙苗寨!”我惊奇,山里人能操如一小伙子夹杂着方言…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寻访古村落,走过了许许多多远在深山的侗乡苗寨,拍照无数,正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却偶听贵州的朋友说还有一个地方应该去看看,那就是三门塘古村,那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文化积淀深厚,特别是中西合璧式的祠堂,在侗族地区可能独一无二,不要留下遗憾。江水东逝,古渡依  相似文献   
6.
侗寨摔跤节     
吴景军 《民族论坛》2011,(11):58-61
在黔东南一个边远的的深山里,有一个摔跤之乡,这里自古崇尚摔跤,摔跤竞赛已根植于其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精神之中,他们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定为摔跤节。这个神秘村落就是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四寨村——一个偏远普通的侗族村寨,因摔跤而名扬天下。这天,冲着“摔跤节”这个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的节日.我慕名前往。  相似文献   
7.
初次来到新晃探寻夜郎古国的文化元素,查史料,访朋友,发现夜郎故地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林林总总一下子不知从何下手。最能体现古夜郎遗风的又是什么呢?时任县文化局长江月卫先生对我笑了笑说:那您就先到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看看咚咚推吧。见我一脸困惑,他又正经解释说:‘咚  相似文献   
8.
●丛林中的苗族部落 秋日,我们慕名前去探访岜沙原始苗族部落. 车开到从江县城,向当地人问路:"岜沙苗寨怎么走?"对方指着县城背后的山轻描淡写地说:"走路不用一小时,开车上去,抽完一支烟就到."不是原始部落吗,离县城这么近能有多少"原始"成份?我的心倏地凉下来,心想有可能又上了旅游炒作的当了.沿着321国道绕坡而上,仅行驶约7公里,见到一座横跨公路的拱门,上面书有"岜沙苗寨"字样,知道苗寨到了.  相似文献   
9.
初次来到新晃探寻夜郎古国的文化元素,查史料,访朋友,发现夜郎故地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林林总总一下子不知从何下手。最能体现古夜郎遗风的又是什么呢?时任县文化局长江月卫先生对我笑了笑说:那您就先到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看看"咚咚推"吧。见我一脸困惑,他又正经解释说:"‘咚  相似文献   
10.
聚居于湘、黔、桂交界三省坡一带的侗族同胞,每当走远路,或赶集、或上山做活路,腰间总要挂上一只精致的竹编饭盒,以兜上中午的饭菜。侗家人为竹编饭盒取了个动听的名字:“you”(音:优)。 竹编饭盒是一个四方形状的盒子,分盒体及盒盖,是用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