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舜徽先生的新著《中华人民通史》,上中下三册,凡百余万言。读罢感慨良多,不仅先生以七十六岁之高龄,涉武汉之高温,拨尘俗之繁冗,三易寒署,独力成此宏著;而且文例新颖,蹊径独辟,论证周密,史料翔实,是柳暗花明的史苑中,又一瑰丽的奇葩。在这样一部百余万字的巨著中,其特点是: 其一,发凡起例,不落俗套,着力变革,锐意求新。近年来成书的通史中,有研究所编撰的,有院校编撰的,还有名家主编的,林林总总,济济夥夥。考其编目有殊,繁简有差,若究其体例,就目前所见,实大同而小异。《中华人民通史》(下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演变发展,是涉及历史全局性的大问题.我们应当寻求其发展的规律性,探讨不同时期各个地主集团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有些史学家认为,清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晚期,这时的地主阶级已经很腐朽,社会发展更加迟缓,生产水平没有什么提高,完全处于反动的地位.对于这些看法,我认为似乎还有商讨的必要.这时,就整个地主阶级的地位来讲,已是日趋没落,特别是贵族、官僚、缙绅地主更是如此.但是就组成地主阶级的一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封建租佃关系有了明显的发展,农民永佃权就是这种发展的集中反映。它揭示了封建社会晚期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了解错综复杂的封建经济关系的中心环节。当封建地主土地所有权分解为田底(或称为田骨、田根、粮业、大租、大苗等)权和田面(或称为田皮、佃业、质业、小租、小苗等)权时,就表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取得田面权的决不全是农民,其中也有地主,这是应当严格加以区别的。因为它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地主取得田面权后,充当二地主的角色,使农民遭受到更残酷的剥削;农民取得田面权后,就取得了永佃权,可长期控制一定数量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于是引起了租佃关系的变化。怎样才能科学地认识农民永佃权,并能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评述它的影响,这是本文试图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周秦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社会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变革.圣君良相、英主贤臣、志士仁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进行了改革.他们不墨守陈规、不拘泥旧套,因时而改制,宜势而变法,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出惊世骇俗、启迪后人的活剧.改革家们为了保证改革成功,都努力造就自己的人才队伍.他们为了罗致人才,为己所用,有的千金买士,有的退位让贤,有的以人为鉴,有的三顾茅庐…….他们高瞻  相似文献   
5.
云泽生明月彤管溢春芳──评张薇《明代的监控体制》吴量恺明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日益成熟,可以说是集封建政治、经济、文化之大成的关键时期。明嘉靖、万历年间正是明朝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之时,封建自然经济趋向分解,商品经济日益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