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知识内化及其现实意义的角度阐述了内化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内化条件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克服应试教育中知识教学的缺陷,这是素质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知识教学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工具,二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决定教学方式,三是知识教学从“授受”到“内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论心理干预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面对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积极的心理干预对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 ,平息灾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 ,加大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加强心理辅导 ,是预防危机、抵御灾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知识内化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尝试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提出知识内化的概念:知识内化是外部新知识经过主体(学生)通过一系列智力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知识内化是通过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元认知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它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有一个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知识观 ,其要点是 :知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目的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工具性作用 ;素质教育的知识教学重视知识的质量和结构以及知识在个体身心上的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