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人为了寻求生命的价值才产生了哲学,说明哲学本身就是人在困惑中的思索过程。而人的困惑又主要是身与心,外界与自我的矛盾。如果说在广义的范围内“义”代表自身的价值或“心”,“利”代表外在的价值或“身”的话,那么,义与利的矛盾也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哲学上永恒的难题。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孟子以来就一直将义与利对立起来,并在对二者的选择中显示出自己的精神价值。这或许与中国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有关。而中国哲学史上对义的重视又反过来促进了儒家文化向着重人格、轻物欲的方向发展,一直到宋明,这种发展走向了极端,终于走到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人欲(利)成为横亘在恢复天理之路上的外部障碍。退溪作为朱子性理之学的崇拜者,当然  相似文献   
2.
《岛》     
正~~  相似文献   
3.
周月琴 《中州学刊》2006,(1):129-134
我们不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遇到新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时,希望能够通过回到近代的“中体西用”论来解决问题。就中国而言,儒教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也不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没有断裂,也没有面临失传的危机。真正的危机,乃是这种“传统文化的危机”之文化心理本身。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从对“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哲学范畴的历史内容的梳理与现实阐释开始,来逐步解决包括当代中韩两国在内的东亚儒教圈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心理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4.
试论宋代的人性探索运动及其历史评价问题周月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长期以来,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代理学的评价问题上,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理学为中国的传统儒学提供了本体论依据,从而为儒学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尤其是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哲学以其庞大的...  相似文献   
5.
IMF:韩国的经济改革与儒教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症结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如果想要丢掉儒教社会的弊端,以轻松的文化心理来迎接世界性的经济战争的挑战,就必须走出儒教社会的等级观念与近代失败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自卑心理,走出儒学与现代化的思想困境,直接返回到我们的精神故乡,用和平和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