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主流电影不再简单延续传统主旋律电影中“为国家牺牲小家,为集体牺牲个体”的压抑性叙事策略,而是营造对观众充满吸引力的戏剧性“道德悖论”困境,之后运用“去悖论叙事”手法使悖论危机获得圆满化解,帮助观众的压迫心理得到想象性释放,最终实现意识形态主题的顺畅表达。以艺术伦理学范畴内的“叙事伦理”切入分析,新主流电影主要选择以“情节叙事性”“人民伦理性”两种“去悖论叙事”方法,从传统主旋律影片“非此即彼”的道德悖论困境中成功抽离,潜移默化间完成了新主流电影“角色-观众”间审美的隐性置换。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我国的先民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有了深刻地认识,尤其在周代社会以后,这种认识已经逐渐系统化和理论化.不过,丰富的生态思想和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保证完美的生态环境,我国古代的生态环境整体上是不断恶化的.究其原因,在于统治者的奢靡、人口的增长及生态思想和制度自身的缺陷等等.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我国的先民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有了深刻地认识,尤其在周代社会以后,这种认识已经逐渐系统化和理论化。不过,丰富的生态思想和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保证完美的生态环境,我国古代的生态环境整体上是不断恶化的。究其原因,在于统治者的奢靡、人口的增长及生态思想和制度自身的缺陷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