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第一次遇见郭沫若是在1940年。当时,中国正处于灾难深重倍受威胁的时刻。 鲁迅死后,没有一位中国作家能象郭沫若那样蜚声于苏联。这不由我想起他那简洁的勇敢地反映人民向往自由的诗句:“我的故乡虽然也是一座监牢,/但我们有五百万的铁锤,/有三亿二千万的镰刀。/我们有一朝爆发了起来,/不难把这座世界的铁牢打倒。”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伟大的历史转折,也必然引起人们思想的转折。在新时期第一个十年中,伴随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时代车轮的前进,西方的种种文化、学术思想也纷纷涌进,一时泥砂俱下,鱼龙混杂。于是,有的人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历史转折关头,产生起“抒情情绪”,以激动起来的感情去代替理智。由于没有“用鹰的眼睛”去  相似文献   
3.
一《雷雨》发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它非但不因时代的前进而减弱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反因几经修改而更加精湛生辉。修改本的《雷雨》共四幕,描写了本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大资产阶级家庭和一个劳动家庭间的悲剧。《雷雨》主要写了八个人物,这八个人物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相互问又有着复杂的关系与纠葛,使剧本包含了众多的、极其丰富的戏  相似文献   
4.
艺术救国论与国家主义,是闻一多前期思想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学术界对此作专论探讨的,尚属鲜见。本文愿作引玉之砖,以求同好。一《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  相似文献   
5.
“五四”科学精神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社会变革,任何一地的革命震动,总是要求有一种思想、精神为指引。在成功的社会变革和革命震动中,某种思想、精神上也就会被最先进的和广大的人所掌握,而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对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来说,鲁迅,是她“在中国生活的所有年代里的一个最有影响因素的人”①。史沫特莱与鲁迅的初会,是在她从欧洲到中国刚及一年的1929年12月27日②。那时,正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场白热化的内部论争冷却不久,但仍然弥漫着“创造气”、火药味,在鲁迅的头上还顶着“二重反革命”、“封建余孽”的帽子;那时,鲁迅还经受着来自敌人方面的巨大压力,被说成是“拿卢布”的“文妖”;那时,许多党内外的人对鲁迅尚然有着许多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自“五四”时期问世后,许多评论家和文学史著作,总把它和西方世纪末文学联系起来,有说它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纪末’的病态的表现”;有说它是“颓废的著作”,“不是端方的”;有说它是“受了欧洲资产阶级所谓世纪末文艺思潮的影响”;更有的说“作者沾染了资本主义没落的颓废的影响”等等,并且,似乎成了定论。近几年里,笔者对此作了些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对此定论作出质疑,以求教于海内外同好。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新文化运动史上,闻一多是一位卓然独步、有着鲜明的文化性格的斗士. 这是一位怎样的新文化运动的斗士? 1 这是一位有着宽广的襟怀和宏深眼光的新文化运动的斗士. 闻一多,虽然生自我国古代楚文化的土地,并受到它的哺育,然而因较早接受了近代文明的熏陶,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一上阵就显示了他有较高的起点.他踞阜雄视,横向扫瞄,意识开放.在1922年写就的《律诗底研究》中说:"夫文学诚当因时代以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报告文学发韧于“五四”时期。当时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取同步的,迅速作出报告的有:亿万的《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谢婉莹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前者报道了爱国学生在北洋军阀政府的法庭上作斗争的情景。稍后,对中外无产阶级生活状况及斗争运动作出迅速报道的,有《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周恩来二十万字的《旅欧通信》,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到1925年的“五卅”事件,沈雁冰写了《五月三十日下午》、《暴风雨》,叶圣陶写了《五月卅一日急雨中》,郑振铎写了《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等;翌年又有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报道了“三·一八”惨案,陆定一的《五卅节的上海》叙写了“五卅”惨案周年  相似文献   
10.
者先前曾考证了郁达夫的《小说论》的写作和出版时间(载本刊八○年二期),纠正冯雪峰同志的一九二九年说。近阅读《近代日本文学辞典》(久松潜一、吉田精一编,一九五五年版),方知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小说《不如归》,自一八九八年问世后,至一九二七年九月该《辞典》出版时,翻印在一百九十版以上,郁达夫在《小说论》中说“已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