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整体史观研究世界史在我国刚刚起步。作者认为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新著《世界通史(中古部分)》,注重考察各国各地区之间历史的横向发展,把握世界历史的运动趋势,可以称作用整体史观研究世界通史的力作。作者对该书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认为,从整体上看,民族大迁徙揭开了世界中世纪史的序幕,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对立和冲突是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因素。由于民族迁徙所造成的东、西方的巨大差异对近代文明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资本主义在西欧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是许多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结果,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而不能用抽象的、超历史的历史哲学原理去推导。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真实     
人们常说历史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可靠。唐代刘知己说:“良史以直书实录为贵”。古希腊史家波里比乌斯说:“‘真实’之于历史,正如双目之于人身。……如果从历史中挖去了‘真实’,那末所剩下来的岂不部是些无稽之谈。”当代中国的治史者一般认为只要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上艰苦的史料搜集和整理,就能揭示历史的真相,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达到科学地认识历史的目的。至于认识历史的具体过程,其结论包含多少真理性,过去我们很少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探讨。这种情况最近有所改变。随着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展开,历史认识论引起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括地总结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文学性质的认识,认为这些认识不能完全科学地阐明历史学的任务和性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由于后人的某些曲解而变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被奉为唯一的真理。作者认为,用文化模式来概括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历史面貌,用文化形态的差异来区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社会异质性,用文化变异来表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用这种物质、政治、精神不可分割的文化史观来考察历史,审视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于我们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的历史命运一直予以高度的关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了22篇关于中国事件的评论。这组不朽的檄文无情地揭露鸦片贸易的卑劣,严厉地谴责西方殖民者的海盗行径,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科学预见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鸦片战争起因于鸦片贸易。为什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不向中国输出工业品,而向中国贩卖印度的鸦片?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这种不寻常的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概况”。在长期的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英国工业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中国的丝、茶却是欧洲市场的抢手货。当时的中英贸易主要就是英国用白银买中国的丝、茶。英国商人和东印度  相似文献   
5.
自从古希腊人把位于他们东面的小亚细亚半岛称为“东方”以来,人类历史上就沿袭下来“东方”和“西方”这一对概念。不同时代、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东方”与“西方”,赋予它们以丰富、复杂的内涵。在思想文化史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一直被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它们2间既对立、撞击,又交流、融合。在冷战结束,意识形态对立日趋淡化的今天,文化的冲突有凸显之势。如何摆脱文化民族主义的诱惑,理智地处理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学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这是一个关乎下个世纪人类命运的大课题,不可等闲视2。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封建制度?这是一个既明确又模糊的概念。稍有社会知识的人都承认历史上有一个封建社会存在过。我们所说的封建制度一般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经历过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而在有些西方史学著作中把封建制度理解为8—13世纪罗马-高卢北部的一种封土-封臣制度,可谓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其它概念相类似,封建制度概念的内涵有点模糊。但是有一个界限是清楚的,即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主要是从政治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界定封建制度,因此他们大体上是将封建制度定义为一种与土地封授相联系的、划定封君封臣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政治法律…  相似文献   
7.
“重写历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认为历史学是史实的客观性和史家的主观表述相结合的结果,因此所有的史学成果都带有主观性,相对性,没有一种历史学是终极的历史认识,历史被不断地重写是史学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史学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从沿续几十年的历史学“定本”中找不到他们所关怀的问题的答案。史家应顺应时代的需要,承担起“重写历史”的使命回应社会转型对史学改革的呼唤。重写历史的关键是重构历史理论,重新审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用新的历史观念编写新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