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对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整理和创新,但是目前这门课的教学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瓶颈,这种瓶颈的产生有其客观和主观根源。本文简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存在的困境或矛盾,提出要以实践为基点,以社会为依托,以互动为途径,以学生受益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夏金华 《兰州学刊》2008,(12):149-151
谭嗣同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其思想中有很多闪光之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在他的话语中随处可见。文章从民主、民权的角度来探讨谭嗣同的政治哲学思想,谭嗣同从反对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来倡导民主和民权,并在议会中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相似文献   
3.
章太炎的易学思想如同他本人其它的学术思想一样,是复杂而又丰富的。在诠释《周易》方面,章氏虽用传统的训诂法,重实证,求真知,但又不泥成见,推陈出新,以史学的眼光来分析、判断,反对以象数、清谈和谶纬说易。同时,蹊径独辟,把佛教唯识学与《周易》联系起来相互比勘,新意迭出,令人耳目一新。本文通过对章氏易学的深入剖折,力图展示其易学思想的概貌,并相应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社会系统中的公务员,在社会有机体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他既具有理性的话语,又要具有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价值。政治价值要求公务员从治理权利和政治责任的角度维护政治社会的正常运转;职业价值强调公务员对公众负责、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公务员的职业伦理;社会文化价值在于公务员在社会公众行事的平等性,以及公务员所具有自身和社会的双重身份如何对待文化的传承;舆论诉求减少公务员异化的可能性以及它们本身应该具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佛学理论中有“本体论”学说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佛学界普遍存在的以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学说来解释佛学理论的理解是错误的。引起误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将“本体论”与“宇宙论”相混淆。其实 ,佛学中并不存在与“本体论”相同或相似的学说 ,其根本宗旨是服务于佛教的修行实践 ,并且格外强调经验的理论。即使是探讨现象世界起源的学说 ,最终也无不以主体心识的起灭为依归。此与“本体论”作为纯粹的哲学原理所具有的逻辑的、非经验性的本质特征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系统 ,明显不存在实质性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政治民主是波普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波普认为现代社会政治的中心议题的范式需要从统治权转换到拓展和加强民主,用民主的方法控制和制衡公共权力的运作和实施,以证伪的方式检讨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波普的一些民主思想在当代的中国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礼乐,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形式.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激发内心自觉遵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两千多年儒学的逐步衰落与"礼崩乐坏"基本同步的走势可以看出,后者是导致儒学衰微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反,中国佛教却格外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除了引进印度原有的"梵呗"之外,更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儒家及其传统礼乐,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礼乐制度,成为推动佛教发展的有力因素.即使在佛教遇到外力空前的沉重打击之后,依然能依托礼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而儒家却由于缺乏礼乐文化的有力支持,未能做到这一点.这也从反面证明礼乐对于儒学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有过三位夫人,育有三子.后来,三个儿子均随之出家修道,罗睺罗、优婆摩那成为大阿罗汉,而善星开始时很精进,后因自恃出身释迦族,贡高我慢,放任自己,又亲近外道恶友,以致退失四禅,沦落为恶人,甚至对佛恶心相向,最终堕入地狱受苦,且无法救拔.对于善星的自甘堕落,佛陀最为痛心,尽管他早已预知善星必定将断善根,成为"一阐提".但佛还是苦口婆心地加以劝诫,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做到了仁至义尽.然而,善星始终固执己见,拒绝佛陀的教诲,不思悔改,终于自食其果.这一切无损于佛陀的光辉与伟大,反而恰恰证明了他一再强调的因果律的正确性:自作自受,他人是无能为力的.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万历以降,禅风浸盛,封建士大夫中间逐渐形成了一股逃禅之风,即所谓“以无端之空虚禅悦,自悦于心”也。此风愈演愈烈。逮至明末,竟出现了“士夫无不谈禅”的局面。他们迷禅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或创寺修庙,施田立碑;或接纳高僧,谈禅说理;或披剃空山,著书立说等等,其盛况远超唐宋士夫谈禅之习,直可与魏晋玄谈相媲美。顾炎武所说明末清谈,实有甚于前代,此说不无道理。剖析这一时期士夫逃禅的深层原因,不仅可窥见明代末年社会政治、经济腐朽糜烂的深刻画面,并且也能揭示出当时思想界“心学”流变的时代特色。同时,对于士夫逃禅的复杂心态和禅宗发展的概貌,也将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