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全教会的精神 ,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教学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实验。主要从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因材施教着手 ,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清朝中期到本世纪末的二百多年间,中国在对外关系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既有清朝前期消极防御的闭关锁国,也有两次鸦片战争后的“门户开放”。第二阶段,便是新中国成立后的46年间。这一阶段既有前29年的积极防御的半闭关,也有后17年坚持独立自主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为清政府立过汗马功劳的曾国藩,却有一个长处即“知人善任”。首先是“识人”,即知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曾国藩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重。强调忠、勤、勇三字。其次是“用人”。曾国藩的用人方针是“广取慎用”。即“取之欲广”,“用之欲慎”。但有时则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人才,再次是“育人”。只要有真才实学,他则全力培植、扶持,使其早日成才,为己所用。曾国藩还能做到庸才不举,非才不用,即使是自己的亲友也不例外。因此他才被清廷誉为“中兴名臣”。  相似文献   
4.
试论左宗棠、张之洞师夷观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行动.投身这次运动的洋务派动机各异,有师夷和夷者如李鸿章;也有师夷制夷者如左宗棠.张之洞是90年代洋务派的后起之秀.笔者认为张之洞与左宗棠在师夷观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本文拟从二人师夷动机和办洋务特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变革,始于洋务运动,其显著特点有三:创办各类新式学院,广泛传播西学;官费派遣留学生;废除科举制度等。这些重大举措,促进中国教育步入了近代化,其作用功不可没。但因洋务运动是以维护封建王朝为初衷的,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似文献   
6.
中山先生认为民族道德、民族精神的兴衰关乎国运之兴衰 ,要建立一个能够与欧美强国并驾齐驱并驾乎其上的强中国 ,就必须恢复我们的民族精神 ,加强我们的民族道德建设。对于全体国民而言 ,要加强建设集合中外文化之精华的传统道德 ,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对于国民中掌握一定权力的特殊群体———党政官员而言 ,则还应加强“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山先生本人就是国民公仆的楷模。他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实施党中央“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重大方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现代化开始的标志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的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开始的十年新政中,中国出现了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事业和仿行宪政热潮,这使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又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而这两次以清王朝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运动都与此前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农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湘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太平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拥有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领导集团.其领导成员不仅能够以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并成就个人功名事业为奋斗目标;能够共同维护集团的根本利益,形成团队精神;而且在军事与经济战略决策上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比较正确的决断;其主要成员在行为作风上也能做出表率.这一切都显示了儒学内圣外王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实践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山先生认为民族道德 ,民族精神的兴衰关乎国运之兴衰 ,要建立一个能够与欧美强国并驾齐驱并驾乎其上的强中国 ,就必须恢复我们的民族精神 ,加强我们的民族道德建设。对于全体国民而言 ,要加强建设集合中外文化之精华的传统道德 ,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对于国民中掌握一定权力的特殊群体———党政官员而言 ,则还应加强“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山先生本人就是国民公仆的楷模。他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实施党中央“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重大方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台湾洋务新政初始于 1874年 ,止于 1895年割台。 2 0年中 ,台湾的军事防务、政治面貌、经济建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大陆各省进行的洋务运动相比较 ,表现出起步晚、见效快的鲜明特点。其原因就在于清朝廷的重视 ,几任抚臣前后相继的努力 ,以及大陆重臣的支持和台籍士绅的协助。台湾洋务新政的成就为其后来的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