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我国广大藏区,人们常把佛经、祷词、咒语、佛像图案等印于各色旗布,缀系在木杆或带有垭杈的树枝上,插立于帐房或庭院门口、屋顶、院中、山头、鄂博上,以祈福镶灾,藏语谓之“达觉”(Dar-Icong),一般译为经幡,青海藏区D语多称“经布”。所谓“雪域处处主经幡.农牧千里见一风”,经幡林立,处处飘杨,形成藏区常见和独特的景观。兼有乘风飘飞的“隆达”(汉译为禄马旗或风马旗)和悬于山还的“米特”(汉译横旗),为这种景观增添了色彩。经幡、隆达、米特等,对于几乎全民信奉佛教的藏民族来说,是一种信仰的标志,也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经院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藏族古代教育相对发达,是一个基本符实的判断。顺着这个命题作者探析了格鲁派经院教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制度、内容与方法,进而提出寺院教育的的恢复对藏族教育走向现代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出发点。藏传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已具备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客观基础,并成为其发展方向和主流。本文通过以青海的藏传佛教为背景,全面审视塔尔寺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历程、做法、经验以及人文资源与现实基础,从分析时代要求入手,透析了藏传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途径和内容,并就政府引导藏传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策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青海省班玛县达卡乡2014年全样本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家庭收入、住房、就业三大方面揭示了达卡乡的贫困现状,并对当地发展的三个主要困境:生态保护政策与均衡发展缺乏良好衔接;基础教育尚未普及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的当地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将在差距扩大的同时延展到经济之外的政治和社会领域,从而加剧当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包容性发展是推进当地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 ,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 ,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其原因既包括深刻的社会历史与群体意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固有因素 ,也有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牧业投入不足、整体文化素质低等社会因素。而在目前 ,民族地区反复返贫的现象较为普遍 ,也就是说 ,已经解决温饱的一部分农牧民 ,一遇自然灾害或其他家庭变故 ,就会饱而复饥 ,再度贫困 ,许多农牧民长时间处在“贫困——扶持 (脱贫 )——再贫困”的怪圈中。一、青海农牧民返贫现象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 ,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  相似文献   
6.
大威德教法属藏传密宗四续部之无上瑜伽父续,是一部实修“大威德”本尊的教法,通常汉译为“阎摩敌”或“大威德金刚”等。它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同修习和依止的一位本尊,格鲁派称它为“多吉久谢”,宁玛派中以“文殊身”来命名,是文殊菩萨以威猛姿态显现的一种本尊。根据藏文文献可以发现,因旧译和新译密宗教法的传承不同,其教法最初在古印度盛行、传承途径以及入藏后的传承路径也有所差异。它们分别是以旧译宁玛派密宗大师为主的传承派系和以新译格鲁派等教派中的传承流派。虽然传承史不同,但其教义理论却无异。  相似文献   
7.
藏传语言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更敦群培大师的语言文字研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语言文字研究的学科传统,引进和发展了新的学科理论、方法和观点,尤其在藏族文字学、语音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学术贡献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共时和历时、典型调查和综合分析相结合,回顾了青海藏族现代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目前藏族牧区的教育教学现状和趋势,剖析了当前青海牧区藏汉双语教育面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并从把握特色、瞄准关键、夯实基础、务实创新和突出效益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