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差序格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消解问题是当前差序格局研究的一个重要瓶颈。截至目前的研究虽然提出了这一问题,但尚没有文献说明差序格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消解如何成为可能。造成这一研究困境的原因在于,以往有关差序格局的研究往往只关注了儒家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差序性的一面,而没有注意到儒家文化强调“反报性”的一面。文章通过引入“反报性”的概念,揭示了儒家文化注重强化“反报性”的特点,进而说明儒家文化强化“反报性”旨在促进差序格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消解。儒家文化对“反报性”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差序格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消解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王霸之辨中的“霸”通常被理解为崇尚武力、完全不讲道德信义、赤裸裸的强力政治,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儒家在讨论“王霸”问题时,其心中的“霸”并不是战国时代的强力政治,而是以齐桓、晋文为代表的春秋霸政。这种霸政虽然以实力为后盾,但同时也重视道德的感召力在获取政治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往往也以仁义的姿态示人,是王道政治的“似是而非”者。战国时期那种弃仁专力、弃信行诈的政治模式,算不上是霸道政治,而是一种被荀子称为“强”的政治。“力”与“假仁”的结合才是完整意义上的霸道。历代思想家们辨别王霸、批判霸道的主要着力点不是霸道的“以力”,而是霸道的“假仁”。正是霸道的“假仁”,或者说它与王道极具迷惑的相似性,才使得儒家感受到了辨别王霸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