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鹏飞 《当代老年》2013,(6):28-28
2011年初,张伟克退休后被朋友介绍到天津外国语大学担任门卫工作。虽然门卫的工作繁杂,但今年59岁的张伟克每天都会抽出两三个小时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2.
当前,通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愈发地体现在对成本和最终需求的反应速度上。实践证明,加强采购与供应工作,降低采购成本是通信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对通信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结合通信企业的采购实践,汲取其他企业的先进采购理念,革新传统的采购控制模式,提出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通信企业采购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废弃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何有效地变废为宝及减少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将呼和浩特市作为一个研究案例,分析其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主要现状及影响,并尝试从环境社会学的角度提出能够促进电子废弃物合理、高效回收再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生活     
低碳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减少排放是对保护地球家园的一种责任。低碳生活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更高尚、更高端的生活方式。2008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已达75.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碳排放也达5.7吨,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仅仅了解这些还  相似文献   
5.
用Dunning基对乙烯基环丙烷、醛基环丙烷进行了从头计算。根据所得数据,在电子效应和成键规律方面探讨了乙烯基、醛基对三元环的影响。得出三元环的稳定性(中心电荷密度的大小)与取代基的σ、π效应有关,而张力能只与取代基的π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5日,星期五。下午5时,绛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姚立庆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准备下班时,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报称:国营五四二九厂机修分厂私设“小金库”,该厂原厂长张振铎(正处级)等有重大贪污问题。这位年轻精干的检察长凭着强烈的职业敏感,当即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他立即向运城分院领导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美国《防务新闻》推出多篇文章,总结美国太空探索50年的历程。与此同时,美国太空基金会也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由航天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达到2510亿美元,这其中,美国就占据了25%的份额。《防务新闻》经过总结认为,为了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美国应该把更多的民用太空技术转化成军用,其中有四大发展趋势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深入贯彻中共纪委二次会议精神出发,探讨了当前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如何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大家对群众监督有疑虑,认为中央文件规定以后不搞群众运动,所以认为反腐败斗争是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事。作者列举了在反腐败斗争中影响群众监督的有关心理障碍,分析论证了反腐败斗争中为什么要开展群众监督,以及开展群众监督的重要性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群众监督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总体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现代教育方法则渴望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的有效转换,改变以往对教育主体的单向认识,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真实的活动关系,强调形成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尊重的教育"的理念,重视培养有能力获得、形成知识的人,而不是教育本身的客体化走向,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构建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淮论坛》2001,(1):20-23
“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外来词 ,自西方传入我国理论界后 ,人们对它的涵义众说纷纭。其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用其词而不究其义 ,且对它的认识往往偏离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流 ,而仅仅局限在传统观念上 ,甚至把“人类中心主义”等同于“人类征服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等等 ,把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出现的主观根源都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 ,进而从根本上否认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为此 ,本文试图为“人类中心主义”正名 ,在着力把握“人类中心主义”的真实内涵 ,反思引起生态危机的原因的基础上 ,论证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可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态度和人类生存的永恒支点 ,是不可超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