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一般情况 青岛地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考察团一行6人,自1994年10月10日至25日,先后赴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分别考察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医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交通大学七所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2.
春节长假已过,许多人却患上了节后综合征.所谓节后综合征,是指长假过后人们在一段时间内萎靡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头痛、失眠、焦躁,以致工作效率低下.当重新进人常规生活状态后,不少人一时调整不过来,有些人还会对上班产生厌恶或恐惧感.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3.
4.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8月18日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广西社科联、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同志,来自全区各地高等院校、党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  相似文献   
6.
敬告作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广西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首届中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获广西高校文科学报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是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新形势下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教育培训工作的全过程,着力研究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积极推动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2钻井队经过55年的发展实践,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先后刷新两项世界纪录,5项全国纪录,10项大庆纪录,铸就了“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为主要内容的“尖刀精神”,进而逐步发展成为能够激励、凝聚和引导全体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我超越、永不言败的“尖刀文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深入探讨分析“尖刀文化”形成的基础、属性、成果、发展途径,对推进“尖刀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实力,推动人本管理升级,丰富、发展企业文化具有积极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表彰国(境)外专家在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了授予来桂工作的国(境)外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广西"金绣球奖",从1994年设立奖项至今,已经有170名国(境)外专家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农村沼气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