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90年代日渐突出的“面对文坛”的创作倾向导致了当下小说叙事的“集体话语”和一种具有绝缘性和定向性的叙述声音。这种话语和声音掩饰而且加剧了在小说创作中丧失真实立场的作者身份问题,并进一步导致当代小说和真实生活的脱离。当下的“仿写”现象显露了作者群体的一个理论盲点,即将理论视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规范意义的原理的错误理论观念。克服理论盲点的出路是认识各种理论由其自身的地缘意义决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维多利亚小说的阶级属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陶 《东南学术》2001,(1):109-113
维多利亚小说的核心观念是绅士概念。维多利亚绅士概念的复杂性造成了维多利亚小说复杂的阶级属性。维多利亚小说的作者和主要人物是中产阶级 ,它的部分读者是工人阶级 ,但是绅士概念的主要思想资源却是贵族制度的意识形态。维多利亚中产阶级的自私和政治幼稚使他们欢迎和接受了本质上是贵族的绅士概念。集中表现中产阶级对绅士概念的探索的维多利亚小说成为道德说教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一、先锋小说的语言选择和语言追求讨论先锋小说的语言问题似乎必须从讨论80年代初中国当代小说的语言遗产开始,因为先锋小说的语言选择是面对这份遗产做出的。幼年代初中国当代小说的语言遗产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面向大众的通俗语言方式。对历史稍作回顾将使我们认识到,这种语言方式是中国当代小说主导模式的一个见证,也是历史的产物。简言之,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在1925年前后即发生了向“革命文学”的转化,而随着文学目标的明确,1930年就开始了关于文学手段的“文学大众化”的讨论。关于“大众文艺”,郭沫若发表过既极端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