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区域与利益共同体的社区,其本征乃公共性.中国及至东方社会的传统社区,公共性短缺,行政性凸显.传统在现代的延续使当前中国社区之公共性依然缺失.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应以实现社区的现代性转型为宗旨,其要津乃填充、实现社区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
吴景超先生属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是中国社会学的开创者之一。其学术生涯可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各有成就、特点及其成因。最后阶段虽成就最少,但先生之坚持最感启后人。吴景超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宽广,视野现代,视角科学,成果卓著,社会关怀突出,诸多结论具有前瞻性,在中国社会学学术史上留下了里程碑意义的建树。吴景超先生的学术风格,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他的学术境界和学术功力。  相似文献   
3.
论广告的品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广告理论的发展历程。认为它经历产品理论时代、形象理论时代,最后到达了定位理论时代。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研究了广告的品牌定位问题。毋庸讳言,以往人们对此所作的阐述,给人以语焉不祥之感。本文试图深入其具体阐释、个案分析与操作中,从而把握广告品牌定位的真谛。成为“第一”,这是商战成功之路,这也是广告品牌定位的关键。占据别人从未占据过的位置,达到别人从未达到的位置(而非高度),这就是广告品牌定位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4.
"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学术恳谈会记述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节日。有人说,"五四"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全民族喜庆的节日,还应该成为全民族反思的节日。此言极佳!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今天,更有必要以回顾历史,激励当今的精神来纪念这个节日。因此,本刊编辑部于八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召开了题为"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的学术恳谈会。现将会上部分发言摘登于后。  相似文献   
5.
抵御·自觉·融合——晚清中西文化观演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之世,西学强势东渐,遂与中学发生冲突.探析这一冲突过程,可知其并非中学一味被动抵御、以至部分被动接受的过程,一如传统观点所言.其实为一被动抵御、主动接受西学普世性价值内涵、中学经过了强力冲击之后走向文化自觉相交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史实昭示:先进性文化的融合,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及根本路径.其中,并无本土和外来之截然对立.这一截然对立仅仅是情绪化和自卑情结质的假设,构成文化认知的普遍性误区.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渊源考——兼论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农"问题古已有之,并且在近代之前基本上反映的是阶级利益的对立。而社会主义"三农"问题则源自传统模式以"三农"作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对象、来源,此积累呈现三重性。传统模式下的二元结构类型的核心制度安排是二元财政体制,这一体制造成了当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经济—政治的共生问题,必须通过经济—政治改革才能根除,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端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经诸多学者努力,形成为基于一系列理论假设的理论体系。所有这些假设,与其说是理论性的,不如说是事实(史实)性的,其成立基础客观可靠。将经典现代化理论指斥为“西方中心论”之文化观,不仅有失偏颇,且无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企图取代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依附理论的明显缺陷及其所致的脆弱性,昭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内涵。  相似文献   
8.
面对西洋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对比中日两国采取的或是被迫或是自觉的对话模式与基于制度成本的变迁原因,成为分析中国近代化失败的有效路径之一。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地方立宪到辛亥革命,学习和求变的思维常有,但中国当时的体制内变革终难以触及社会变革的实质——政治体制。日本近代化的成功,恰恰是"求知识于世界"的民族性格与多元试错机制之上政治体制的革新使之近代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教训无疑是当代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的一种镜鉴。  相似文献   
9.
M·韦伯将人类理性区分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将现代化早期进程概括为工具理性时代。沃勒斯坦则直指其为一个世俗化阶段。维也纳学派提出,于人类(哲学)知识体系中开除形而上。价值理性由此被遮蔽,形而上的追求与关怀由此能动性地失落。形而上乃人的本质,人就是形而上的动物。形而上关怀繁衍、派生价值理性的逻辑,除传统套路外,指向两个层面:意义派生与话语派生。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上,尤其需要倾听形而上的召唤,保持意义的拷问与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属性当归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其亦有明确的伦理、政治价值内涵,但其作为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制度属性确然。本文通过厘清与其直接相关的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主要流派之立场,以揭示各派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支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