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80年代的恢复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对于90年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国时期的外语教学因处于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清末民国时期的外语教学依据历时性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62至1900年的发端时期,1901至1936年的发展时期.1937至1949年的缓进时期。每个阶段的外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师生课堂活动、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学习成效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历时性特点。同时,各个时期的外语教学也具有共时性特征:教学机构多种多样,日臻完备;教学目的合乎需求,个性频现;教学内容多搬英美,融汇中西;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争鸣不断;教师主体地位彰显,成效显著等。  相似文献   
3.
张传燧 《云梦学刊》2006,27(4):159-160
进入21世纪,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经济一体化、教育网络化、高教大众化的趋势;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由计划向市场转变以及加入W TO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呈现出全面改革全方位开放的态势;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出现了加速和提前的特征。这一切使我国高校德育在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业已形成的模式遇到了空前严峻的挑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很难适应新时期高校的客观要求。我们的德育理论研究远远脱离社会生活现实,不能满足高校德育的需要。因此,高校德育无论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必须加强,需要改进,需要…  相似文献   
4.
魏晋“才性之辩”及其人才教育思想张传燧廖其发同志《魏晋“才性之辩”考论》一文(见《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年第2期)对“才”、“性”的含义作了翔实论证,读后很受启发。但对“才性之辩”的背景、核心及其与人才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语焉未详;同时把“才性...  相似文献   
5.
“学所以成材”─—刘劭《人物志》教育思想试析张传燧刘劭(公元186-245年)生活在汉末魏初,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魏明帝时,曾出任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重视教育,受到百姓的赞扬。并向明帝提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  相似文献   
6.
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能够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方法,以情感为纽带,创造人为优化的环境,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张传燧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成人教育,改革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72090年代农民工跨区域大规模流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全国跨省区流动的农民工大约6000-8000万。但这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9...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基本完成了从理想课程形态到文本课程形态的过渡再到实践课程形态的转变,但在学校课程实践中"理念先进、课程完备、课堂依旧、江山未改"等问题仍然严重存在。其原因在于,新课程改革存在着明显的重"课程"轻"课堂"、重"教材"轻"教师"、重"学科"轻"学生"的取向。实践证明,理想的课程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特别是师生的课堂教与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的未来改革应当确立"课堂(教学)中心"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从"课程"到"课堂"、从"教材"到"教师"、从"学科"到"学生"的转变。为此,要求做到: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教师,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尊重学生主体,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和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9.
魏晋“言意之辨”及其教育教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言意之辨”可分为“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言尽意”三派,他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言意之辨”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教育背景,其实质是为魏晋人思虑教育问题提供方法论。“言意之辨”在教育上表现为“言教”和“意教”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观。“意教”派提出的“寻(寄)言观(出)意、忘言得(存)意、不言之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和教学认识的三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10.
梅贻琦的大学通识教育观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建春  张传燧 《江汉论坛》2003,3(6):125-127
通识教育愈来愈被大学教育者们广为认同。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系统的通识教育思想,并在清华大学的教育实践中得以贯彻,收到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本文在深入研究梅贻琦大学通识教育观的同时,揭示了其重大的现实价值,希望能给现代大学教育者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