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生态中心主义观照整个生态系统,而整个生态系统容纳所有生命,超越了人/动物的二元对立。这种以所有生命体共存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直接影响了21世纪以来的中国动物文学创作。动物不再仅仅是反观人性的工具或者符码,更是作为纯粹的审美主体探察众多生命样态存在的样本。以塑造狗和狼形象为主的中国动物文学,逐渐卸下了人性外衣,切近动物本性,尤以郭雪波、陈应松、叶广芩和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等作家为代表。郭雪波塑造新型的沙漠狼和狐狸形象,以期实现生态救赎;陈应松主张“人兽相融”,忧虑神农架面临的生态危机,批判引发生态危机的元凶——人;叶广芩以母性的包容和体恤,书写秦岭山地人和动物的冲突与和谐;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则体现了纯粹的动物叙事和生态书写的本真。他们平视动物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彰显生态伦理价值观,塑造了一系列原生态的动物形象。确保动物的审美主体性的生成,既是21世纪以来中国动物文学的审美新变,又是基于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伦理立场的文学选择,还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2000-2010)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盛,网络生活日益日常化,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以及书写、阅读习惯等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上中国社会商品化进程的深化,价值观念、审美趋向的多元,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空前膨胀。面对新的文化语境,中国的儿童文学已悄然发生了新变,呈繁荣之势——作家辈出,甚至出现了"创作组合";作品众多,每年出版长篇小说近百部;"童年文学"勃兴;"青春文学"、"玄幻文学"、"恐怖文学"等"新"样式涌现;"成长"书写长足进步;"动物文学"有了新进展,等等。这些创作"新现象"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少年儿童的阅读趋向,影响他们个性/人格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正> 现代市场产品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品牌的竞争,认牌购买已成为一种消费趋向。从狭义的角度看,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个或某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用以和其它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的一个名称、术语或设计,或者是这些内容的组合”。这里仅仅是从品牌的可识别性上来限定  相似文献   
4.
当代散文的突围策略: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散文面临的困境在于边界过于宽大,从而导致指称功能膨胀,文体超载,本性迷失.本文认为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确立散文"文体"规范,规定其"自我本位"、"重内化外"、"崇尚自由精神"等审美特征,以具有弹性和张力的高密度语言捕捉心灵的情感真实,既使其成为当代人的"情感史"和"心灵史",又使其彰显人性的诸多深度模式(包括真善美/假恶丑、"自我"关怀和精神家园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