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康德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思想巨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在认识论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从认识的主体性出发,揭示认识的本质。康德揭示认识本质的思路、方法发人深省,有助于我们对现行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认识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伦理学会、陕西伦理学会和宝鸡师范学院共同发起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分析与评价"学术讨论会,1988年10月11日至15日在宝鸡师范学院召开。本刊约请到会的部分同志就如何看待传统道德问题进行笔谈,现将各人的书面发言于本期刊登,希望能引起伦理学界的注意,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需要     
各种理论所设想的有关孩子的需要的规范或标准是什么?或者,因为满足需求的义务需要正当的权力,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假定只是为了防止孩子伤害他们自己或不推进他们自己的善,父母才对孩子拥有权力,那么,“伤害”和“善”的标准是什么?在这方面,“善”必然涉  相似文献   
4.
父母的义务是“身份义务(duties ofstatus)的一个特殊例子。所谓身份义务是指根据等级制社会组织中处于相对固定的地位或角色的人们所应该承担的义务。父母的义务首先属于各个角色,并只能由处于这些角色的人派生出来。作为一种身份义务,父母的义务隶属于由家  相似文献   
5.
财产继承权作为在伦理之最自然最本真的基础上形成的权利,对美德的培育有重要作用;财产继承权如果被破坏,是美德被亵渎甚至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仅是理论上的结论,而且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的事实。从财产继承权等制度入手,是美德培育乃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教育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怎样?这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注意和研究,但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即提高劳动力质量方面,而对教育和社会总人口的更深广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讨论还不多。本文拟就教育和人口再生产的必然联系及其关键环节、它们的相互作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绿,不光是自然色,更是文明色,是现代文明的特征。在居住区里,绿,不光是自然意义上的环境好坏,更在文化意义上反映着居住区的品位,折射着居民的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8.
收养父母、寄养父母、继父母、亲戚、教师、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公职人员能逐渐地承担起生物父母(biological Parents)的部分或全部义务,但是,人们常常以为生物父母最先拥有占有孩子的权利,所以,我将从生物父母的义务根源谈起。孩子是带有某些需要而生存的,孩子必须依  相似文献   
9.
主体精神,是开放、改革、现代化建设包括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又是其必然产儿。新时期道德建设,在纷纭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徐徐推进,和整个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又交织着异域道德特别是西方道德的渗透、冲击和挑战,背负着中国传统道德的悠久传统和沉重包袱……这是一场复杂、深刻、艰巨的创造性、革命性运动。因此,人的主体精神便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在多变的当代世界上,在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上,如何科学地理解、选择和把握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主题、方向、目标、途径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