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在步入法治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将是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成员。但近年来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不断攀升,不得不让高校教育者警醒,传统的法制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变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地质勘查工作从经济意义上可划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两类。建国以来,无数地质工作者不怕艰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地质勘察工作的改革还不到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承认有限理性,符合制度变迁的认知逻辑和演化逻辑;尊重群众首创,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经济秩序;注重行之有效,主张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便于动态调整行为决策,更契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展开中国地图,在长江之滨,洞庭湖以北,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心脏,而这颗明珠的中心就是凤凰的故乡——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从两千年前的屈原、宋玉开始,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政治家从荆江两岸走向中国的大舞台。他们熠放着凤凰故乡的光彩,以那真诚的爱国之心、渊博的学识,驰骋风云,为中国创造着历史。  相似文献   
5.
从兔爷的个案联系到传统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问题,做了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方面是兔爷的新时代;第二方面是对于保护和发展概念的反思;第三方面是对保护和发展结合、在发展中传承思路的思考。意图为传统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寻找一个可参考的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较快;在本科教学工作中,辅导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队伍逐渐扩大,年轻化趋势明显。本文运用企业管理学中经典的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工作进行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存在威胁等方面的分析,并就SWOT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市场从隐约出现到大兴于世,几乎贯穿于整个经济史,并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物化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究其本质,市场从其诞生之时就没有离开过交换。交换的发生,表明了市场的出现;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交换行为广泛、频繁和深入的结果;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则或制度,其实质与作用在于为交换服务,即维护、扩大和深化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8.
私力救济抗辩是特指在有关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民事纠纷案件中,针对原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指控。如果被告被指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仅仅是针对原告在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救济手段,则被告可以据此对抗原告请求法律救济的权利。私力救济抗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一是互联网市场及其竞争特点是决定性因素;二是承认私力救济抗辩有助于形成互联网市场中的商业道德;三是承认私力救济抗辩对互联网市场竞争秩序不会造成实质损害;四是承认私力救济抗辩不会冲击公权力对互联网市场竞争的监管。私力救济抗辩应当具备如下严格要件:一是存在在先的互联网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互联网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威胁性和紧迫性;三是私力救济的行为具有即时性;四是私力救济的行为对象仅针对作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五是私力救济的行为性质具有防御性、保守性。符合这几个要件的私力救济抗辩,可以抵消原告请求损害赔偿和禁令救济的权利。 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主流的精神追求。然而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中西方多元价值文化充斥着校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堪忧,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大学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寻求大学生存在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对加强大学...  相似文献   
10.
张旗 《河北学刊》2003,23(5):172-175
“史学危机”呼声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史学对社会转型的不适反应和初步调整。两次“史学危机”高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对史学意识的刺激作用也有差异 ,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突破单纯批评的角度 ,对史学危机进行研究 ,是发掘它与史学意识内在关联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