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开始,辛弃疾与陈亮两位词人先后唱和《贺新郎》词六阕。这六阕词,虽然共同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友情和爱国情怀,但不论是用语还是内容、总体气魄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差异。本文即将通过辛、陈的《贺新郎》六阕唱和艺术分析,对比本次唱和两位词家艺术风格的异同,并力求进而分析其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的小序在文本结构上具有明显的体例,其中的"九流框架"与"王官体系"均为后设,蕴含有刘歆以经学思想作为主导,重新建构子学分类体系与评价标准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小序和著录的深入解读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一点。《艺文志》在新创小说家并将其纳入九流框架的基础上,还同时尝试融合小说的方术属性与子学属性为一体。这一汇通之举实质上造成了部分的文本失控,对后世"小说"的发展和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春《阅红楼梦随笔》体现出乾嘉时期藏书家对通俗小说的阅读生态。围绕在《阅红楼梦随笔》周边的早期读者多系周春同乡亲戚、学友,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通俗小说阅读、品鉴群体。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下,周春将治经、治史之法折射入小说,形成其独特的索隐范式。而同乡学友间的交流与书籍传播,使浙西成为《红楼梦》阅读、研究的重镇,索隐方法蔚然成“派”。透过考察其索隐方法、观念之来源,辨析其治学理念之得失、文学思想之倾向,可以进一步挖掘本时期藏书家、考据学家对通俗小说的阅读、研究方式,以及通俗小说对本时期学术、文学诸核心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乾嘉时期的白话长篇小说,大量出现“自寓”情况并生成了“自传性”现象。《绿野仙踪》《镜花缘》等小说接续明末清初小说的写作方式,更丰富地影写作者的性格、思想、心态、志趣诸方面。《野叟曝言》则在自寓与幻想中逐渐加入个人及家族的实事。《儒林外史》《红楼梦》可看作具有自传性的小说,其主要特点是结构性地将现实场域移入小说,涉“自传性”的内容在小说人物塑造与情节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读者需在分辨“真事隐”和“假语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意味。白话小说从影写抽象的真实变为影写场域的真实,作者亦在此进程中完成了具有“史”性的自我保存。小说作者的“隐”与读者的“索隐”,与乾嘉时期文学思想大背景是相因应的,也给后世文学批评带来了颇多影响。在厘清小说“自传性”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围绕小说及作者的“场域”,决定了小说的性质。作者的交友圈决定了小说的素材来源与早期读者群体,而这些又反过来奠定了小说的接受框架,并被小说史研究范式所固化。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