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逻辑是可修正的吗?对此,怀特海没有就其肯定立场给予详尽表述;蒯因前后判若两人;苏珊.哈克的态度则十分明确和肯定。但是,从逻辑史的角度来看,悖论的出现应该是动摇绝对主义逻辑观的导火索;从思维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不断修正和完善着我们的逻辑观念。可以说,整个逻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逻辑修正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高校国学教育对构筑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内涵重在“启迪智慧、完善品格”,而和谐人格是大学生现实人格发展的目标模式。深化国学教育,创新高校教学、文化建设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理则",从深层次来说是关于思维方式的学说,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革命和历史的发展.孙中山一生,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后,十分重视"理则",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吾国国民不健全的思维方式有关.无论从其思想上、行动上还是从其个人修养来看,孙中山都对"理则"赋予了很大的情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