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灵凤 《江汉论坛》2022,(12):83-88
从《雷雨》开始,曹禺在阐释其创作时都会提到一个特殊的角色:在场而不露面的人物。可以说,“不露面的主角”贯穿了曹禺的创作,它具有“原始的力”,是冲破一切的可能和理想,但它始终不能直接露面,而被各种力量压抑、隐藏甚至删改。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新理解曹禺创作中“社会问题”和“心理情感”这两个学界常见阐释线索之间的关联,揭示其中隐藏的复杂斗争和“愤懑”的情感风格,以及其创作的症候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