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我国历史上."欲望"、"财产"和"创造"这三个概念都被赋予了较多的消极意义,遭遇了不少的误读.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三个概念必须赋予其更多的积极意义.通过对湖北人的欲望现、财产观和创造观进行调查研究和个别访谈,可以明显地发现在湖北人的群体中呈现出创产欲望的当代转型之积极图景.不过,对于处于转型中湖北人的创产欲望还必须进行伦理学审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宗教的协举模式不同于科学与宗教的反相关、不相关或正相关模式.协举模式包含了反相关模式中对立的因素,但又不夸大这种对立,而是认为对立是促进发展的先导;协举模式也包含了不相关模式中的分离,正因为双方彼此之间的独立、各是其所是,才有了交叉、互补、跃迁的可能;协举模式更包含了正相关模式中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是比相关模式更注重第三方、中介方,更注重双赢、并举、跃迁.  相似文献   
3.
当今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和谐的实现与个人自由的获得是相互排斥的。通过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总是与个人自由的确认密切相关。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消极关系,而是具有深刻积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神圣与世俗"的关系是所有宗教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从比较宗教研究的角度看,传统的基督宗教主要在神圣与世俗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来处理这一问题。而传统的中国宗教,特别是中国本土宗教儒教、道教和中国化的佛教,其主流倾向是在神圣与世俗统一协调模式中来处理这一问题。中西宗教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彼此互补、交叉跃迁的可能。神圣与世俗的关系是处在动态的变化发展之中,现当代社会的中西宗教,其主流倾向均表现为宗教服务人间的大趋势。保证宗教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协同并举是中西宗教共同的使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