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社会学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①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①古以婚姻为兄弟.〔译文〕孟子的学生方章请问交友的原则。王子回答说:不要倚仗自己是长者、是权责或者有什么裙带关系而去同人交友。所谓友,是因为对方有德行而去结交他。因此,。C中不应该有任何倚仗的想法。(光武帝)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Z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室’——《后汉书·来弘传》[译文〕(东汉光武皇帝的一位寡妇姐姐看上了有妻子的宋弘,要皇帝从中…  相似文献   
2.
恶乎危①?于忿②。恶乎失道?于嗜欲。恶乎相忘?于富贵。─—周武王《杖铭》,见《大戴礼记·武天践阼》①恶(wu):怎么,为何。②走(zhi):同“健”,愤怒。(译文)为什会有危险?是由于忿怒而不能自我克制。为什么会背离正道?是由于放组自己的欲望。为什么会忘记旧情故交?是由于地位升高,有钱有势。尧问于舜日;“人情何如?”舜对日: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厚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芍予·性恶*》[评文)尧向舜问道:“人的情…  相似文献   
3.
君入者不可不慎取巨,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也,以友现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墓也。——《荀子·大略》[译文]当国君的不可不谨慎地选择臣于。一般人不可不谨慎地选择朋友。所谓反,是彼此支持帮助而互有得互的意思。政治道德原则不同,又怎能做到相互得益?在铺得很均衡的木柴上点火,干燥的木柴先燃烧;在平地上注水,水先往潮湿的地方流。同类事物相互顺从的现象是如此明显,所以根据他的朋友的品质去观察他的为人,这…  相似文献   
4.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①。子张日:“子夏云何?”对日:“于夏日‘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口:“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敌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加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①予夏、手张都是孔子的学生。〔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问怎样交朋友。子张问近:“子夏说了些什么?”回答道:“子夏说过,值得交的,就交他;不值得交的,就拒绝他。”子张不以为然,说:“这同我听到的交往原则不同。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称赞好人,也同情无能的。我是大贤人嘛,对什么…  相似文献   
5.
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诗经·小雅·伐木序》[译文]上白天子,下至一般老百姓,未有不需要朋友的帮助而能成就事业的。亲近亲人,使彼此和睦相爱,同贤能之人交朋友而不抛弃、不遗忘老朋友,这样做就会促进民众的道德风尚趋于忠实淳厚。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泰卦》天地交合,能使万物发育生长;上级与下级密切交往,能使彼此的思想保持一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①。──《简易·系辞上》①臭:气味。[译文]两人一条心,…  相似文献   
6.
春秋思想的一大进步,就是对主体自我的发现。在此以前,在生产力十分低下、上帝神鬼观念和宗法观念严重笼罩人们头脑的时代,人们还不能从独立的意义上认识自己,把自我同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区别开来。《诗·大雅》里的诗句“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不识不  相似文献   
7.
夫阴阳交,万物成;君臣交,邦国治;士庶交.德行光。一司文帝语,严可均《全三国文》辑[译文)阴阳二气变合,便能生成万物;君王与臣于处好关系,就能治理好国家,读书人与老百姓经常沟通,便能光大德行。交立于人也,犹唇齿之相济。—一《御资》四o六引刘钦《扶议》〔译文〕文友对人的重要性,就永唇与齿相互依靠一样。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译文)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切磋帮助,就会孤业浅陋而见识不广。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御览》四o大引古联辞〔译文〕结交在于…  相似文献   
8.
友,有也,相保有也。—《尔雅·释名》[译文]友的涵义与“有”相通,相互保护帮助,使彼此有益,这就叫友。同门口朋,同志日友—《周礼·司谏》疏引郑玄语[译文]同一人师门的叫做朋,志向相同的叫做友。明而不心,面耶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扬子法官·学行》[译文]表面上是朋,但不一条心,这就中西朋”;表面上是友,但不一条心,这就叫“面友”。才非交不用,名非交不发,身非交不立。—呕御资加奋406引刘钦《新论》[译文]才能不通过交往就得不到应用,名声不通过交往就得不到宣扬,人自身不通过交往就不能立足于世。益者三友,损…  相似文献   
9.
(一)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民族化,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弘扬光大,必须实行二者的有机结合 1、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始于本世纪30年代。据许全兴考察。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艾思奇.他于1938年4月发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说:“过去的哲学只做了一个通俗化运动.现在需要来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