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张立进 《兰州学刊》2012,(9):151-155
公民意识包含多重内容,政治发展与公民意识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深刻的逻辑关联,增强公民意识、推动中国政治发展需要从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不断扩大政治参与、加强政治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尽管《理想国》有其自身的缺陷,在实际上也不可能实现,但理想国实际上是一幅和谐的政治社会构成图。柏拉图通过追求价值化的善、世俗化的正义、知识化的美德对理想国进行精雕细刻,构建了一个"人间天国"。  相似文献   
3.
制度文明是特定历史阶段人类改造自然界、社会及自身所积累的制度方面的积极成果.以政治学的视角观之,制度文明的演进实质上是落后的制度形态为先进的制度形态所替代的过程.制度文明的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般来说,制度文明演进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进步的制度在演进中逐步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制度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系统;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思想文化领域内会产生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把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归结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必须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同时代主题和每一时期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自身政治发展道路不懈探索、世界政治文明的引导与塑造、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创造等诸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合力结果.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探讨和实践的发展逐步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领域延伸,二者之间的基本理论关系可以归结为: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是世界范围内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是推进小康社会政治进步的需要.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总体格局下,坚持从国情出发和社会主义方向,同时推进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配套建设和改革,才能促进政治文明各构成要素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依靠和保障,二者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相关性,政治制度的良善、进步、成熟与否关系着国家治理的方向、水平和能力.从卢梭的政治制度论来看,国家治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基于民族特点,依靠法治,依赖制度文明,增强政治认同.这些原则实际上是对古今中外国家治理普遍规律的精辟概括,也是对人类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与中国共产党当前提出的治国理政理念高度契合,对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经历了酝酿与准备、艰难探索、初步形成等阶段,反映了近代以来无数先进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创造.尤其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结合历史、社会、文化和现实国情,努力突破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对上层建筑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框架和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