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组成部份,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几十年来,毛泽东同志就文艺问题发表的一系列著作、讲话,就其观点、立场、方法而言,已经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理论体系的主架。当然,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泛”的概念,就象毛泽东思想一样,它还包括中国其它一些领导人诸如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对文艺问题的论述,但是,就其主体来讲,当是毛泽东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 一九五四年,管用和毕业于孝感县的师范学校,被分配到一个小镇去教书。这时,十七岁的管用和对绘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授课之余,单身一人,凭着自己幼年学风景画的基础,开始画漫画、速写,还尝试着画一点插图,寄给《长江日报》和《湖北教师》。居然,这些技巧还较差的漫画、速写和插图,被这些报刊陆续采用,这对年轻的乡村小学教师管用和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第二年,一九五六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声中,管用和按奈不  相似文献   
3.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然而长期以来,有关礼仪方面的专著,却寥若晨星。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事交往的增多,尤其是公共关系的发展,礼仪方面的专述多了起来,不过大都是介绍一些中外人文习俗和具体的礼仪常识和规范,而极少从礼仪理论上进行探讨,即使间或有之,也是一鳞半爪、语焉不详。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士平主编的《现代礼仪学》,可以说实现了这方面的一个突破。《现代礼仪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克服了现有礼仪书籍一般只介绍礼仪常识和规范,不讲或很少涉及礼仪理论的片面性,第一次尝试建立礼仪学理论的初步框架,并且将礼仪学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列举了建国以来我国文艺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四种表现,其次从教条主义严重、闭关自守及缺乏民主空气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最后从总体上指出诸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原著的学习、加强文艺学教材建设等五个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当无产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以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一直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关注,他们提出文学艺术创作要表现无产阶级,“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为这一思想体系,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为它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个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问题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性质和本质究竟应该作怎样的规定?许多世纪以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有过截然不同的论述。唯心主义基于把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是第一性的东西,而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被他们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或是把“客观”精神确定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现实的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些“客观”精神所创造的,或者是它的幻影。因此,他们认为文学是与客观现实无关的意识的产物,是存在于现实以外的某种精神的表现,是属于心灵的力量。唯物主义基于主张物质的第一性,精神的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而精神则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或产物。因此,认为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艺也突破了长期的封闭状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题材的多样化、主题的多样化、人物的多样化和风格的多样化,各类作品相继问世,新的概念、新的体系、新的术语和新的流派、各种文艺思潮扑面而来。文学观念在更新,美学思想在嬗变。面对这一切,有人击节赞扬,有人指责批评,有人徨惑不解,文坛的多姿多采局面,激起了强烈的反响。生活的变革在向理论呼唤,实践在向理论挑战!  相似文献   
8.
江汉大学建校十年来,在学校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在教育质量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曾组织专家对我校八五届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并使用英国SPSS软件系统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认定我校毕业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强,二是动手能力和适应性较好,三是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普遍良好。研究其中原因,除了上级领导和许多老大哥高校的关怀、支持,学校正确领导和校内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及学生的自身因素外,教务处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建立完善的教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系统分析武汉市属高校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调整和建设市属高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加强文科的建设,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文科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纵的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从横的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从招生比例、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直到影响中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些弊病,以便更好地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