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学本质力量的发挥必须借助于对他事物的作用与影响来体现,也就是在自身职能的发挥过程中来证明自身。传统的价值观念赋予文学过重的政治色彩,文学在对政治的躲避中不断寻找自己的足迹,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完全退出政治场域之后,文学找到自己的同时,其社会功能却在弱化,进而被边缘化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因而,对文学可持续发展的思索与文学职能的再发挥是紧密相联的。期望给出一个合适的比例关系,既能维持文学自身的品格,又能保证文学的职能健康发挥,使永葆文学的生命力。同时,围绕文学的职能及其作家身份的确认,试图给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唐文学的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专题研究中,可谓佳作如林,然而人们对于一生经历了整个中唐,且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中唐诗人王涯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王涯的政治作为和文学活动的研究,让读者对王涯在中唐政治和文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有更新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消解还是重构? --传媒对文学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作品的传播需求使得文学与传媒建立了一种关系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传媒从中介和工具的地位转变为功能主体的建构性力量.文学与传媒的关系的转变对文学在当下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新变化进行研究,从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来寻找文学在传媒的作用下应该如何建构自身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试图对先锋文学的文学精神和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影响给出新的解析,认为先锋文学借助形式的革新将理想的文学精神呈现出来,既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内省和领悟,又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并将二者融于一炉;不管先锋文学的形式革命多么强烈,都难以掩盖其应有的文学精神的指向,虽然先锋作家作为创作群体已经消失,但先锋文学的实验和探索在新生代那里得到了传承,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部小说创作主要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西部小说创作的基点和触角都是伸向这块贫瘠而又神奇的大地,西部小说创作基本都没有脱离西部大地的轨道,它的整体的格局和框架都是围绕西部本土的“这一个”来建构.在另一个维度上,西部小说的气象则是有开有合,体现出文化上的辐射性和聚焦性共存的独特性.从具体的创作实绩和小说文本来看,西部小说从17年与主潮的呼应到80年代中期自身审美的探索到世纪初的沉寂,在政治与审美的纠缠中,西部小说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在探索着属于“这一个”独特的审美质素.伴随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探求,西部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的场域中不断寻找自身的位置,发出了自身独特的声音,形成了创作上的三大主潮:历史视野中的国家民族叙事,热烈想象中的西部大地之美,如歌行板中的现实西部.  相似文献   
6.
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地方经济和学校的科学发展。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义及途径,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