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北京邮电大学公共日语选修课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综合调查了193名学生对164个词语的认知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些词语的语言和传播特征.研究发现,日本ACG文化的影响是这些词语得以传播的深层文化原因."汉字借用"类词语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符合度高的词语的认知度高;"意译"类词语由于均经过了符合汉语规则的改造,认知度普遍较高;"音译"类词语认知度总体较高,但其中需要有较高日语水平才能理解的词认知度偏低."拉丁字母借用"类词语中的"英语字母借用词"在认知度上普遍高于"罗马字借用词".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网络空间各种乱象不断滋生,内容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网内容治理概念界定面对的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对象的分层化、治理方式的多维化等状况。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本质是“内容生态引导+内容质量控制”,具体可划分为国家公共安全、个体权利保护、社会公序良俗以及网络文化建设四大层级,各个层级在“法律-伦理”框架中形成三维度坐标定位。  相似文献   
3.
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的普及导致我国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并对生存演化于其中的舆论产生直接而广泛的影响,给传统舆论引导模式带来了新挑战.只有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利用信息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舆论引导中的主体作用,利用权威性优势,继续发挥传统媒介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利用亲近性优势,大力发挥新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新力军作用,才能掌握新媒介环境下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中日语借词的借用类型,对现阶段搜集到的词语进行了分析整理研究,发现有"音译"、"意译"、"汉字借用"、"拉丁字母借用"、"特殊语法结构借用"和"特定动漫作品词语借用"六个类型。提出了如下观点: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语借词虽数量繁多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规律可循。这些本存在于日语中的词语得以被汉语母语者借用并传播的一大重要原因是日本ACG产业的发达及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网民对ACG的热衷与喜爱。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语和日语在文字表记领域都使用汉字作为重要表记符号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5.
色情和盗版侵权等非法内容在网络空间呈现一定程度的泛滥之势,给“扫黄打非”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社交网络时代的“扫黄打非”工作,由于所处的环境、打击对象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存在法律法规滞后、工作方式单一、机构设置不专等问题,建议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进工作方法、整合执法资源、践行行业自律以及鼓励网民参与等措施,打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5G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平台化、开放化则是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大方向。借助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回应路线,本文认为"平台化"改变了原有企业结构,平台型企业具有结构扁平化、网络外部性和准公共物品属性。我国平台治理的热点聚焦于"反垄断治理""内容安全治理""算法及数据治理""用户权益保护"四个部分。短期来看,多部门联合调查、协同指导平台企业将会成为行业治理的主要手段。长期来看,平台治理仍须与时俱进,明确各主体权责边界,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发挥数字治理优势,优化治理结构,探索不同类型平台的具体治理策略,建设良好的平台生态。  相似文献   
7.
博客女性主义传播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的出现引起了学者们对女性主义发展的新基地的期望.网络博客这个所谓草根民主的载体,并不能在解放女性和保护女性权益上有新的突破;相反,它强化了传统的父权体系和权力结构,强化了女性被看的地位,因此应构建女性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8.
“转文化传播”是“跨文化传播”在新全球化语境下的升级。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洋网红不仅将国外的讯息带给中国受众,而且对中国的本土文化进行加工再生产,客观上践行了“跨文化传播”和“转文化传播”两种范式。本文从“洋网红”现象出发,结合“跨文化传播”理论和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以B站UP主“我是郭杰瑞”为例,从传播的广度、深度、参与度、情感评价四个维度比较“转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跨文化传播”能引起广泛的受众参与,在传播认同度、传播广度、传播参与度上优于“转文化传播”,但在诉诸情绪方面不如“转文化传播”更能引发受众深层的情感共鸣。本研究为“转文化传播”这一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我国的对外传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