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傩是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形态,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具有全民性,其普及程度是任何别的文化形态都无法与之比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宗教的影响,傩也在缓慢地起着变化,由傩仪而傩舞,由傩舞而傩戏,最终衍变为一种具有强烈地方色彩和宗教迷信色彩的文化形态,形成精华与糟粕杂糅的混沌状态。解放以来,由于破除封建迷  相似文献   
2.
吴世昌先生在《文学遗产》八三年二期上发表了《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读后很受教益.但是.仔细思考,又觉得有的提法或武断或偏执,与事实不尽相合,很有商榷的必要.我不揣冒昧,将自己的浅见贡献出来,以就正于吴先生和广大读者.(一)苏轼与豪放词派以婉约和豪放论词,始见于明代的张(纟延).他在《诗馀图谱》中说:“词体大约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恹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  相似文献   
3.
叶晨晖先生的《也谈“五马”》,对拙作《释“五马”》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我除对叶先生表示感谢之外,现再就“五马”问题谈谈自已的管见,并以此就正于叶先生.拙作《释“五马”》,据《后汉书·舆服志》刘昭注、许慎《五经异义·驾数》和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关于驾马制度的记载,证明  相似文献   
4.
释“五马”     
“五马”一词,古代诗词中习见,一般都用来代指州郡的长官太守,后来又用以代称刺史或知府.在诗歌中用“五马”来称太守,大概源于汉乐府《陌上桑》.《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陌上桑》“五马立踟蹰”下注释说:“五马,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用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果真用五匹马吗?《骈字类编》、《辞源》在“五马”条下均引《汉官仪》说:“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看来这可能是朱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文的根据.但是,今查《汉官仪》,实无此记载.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古代帛书.在这些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一种在卷后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甲本;另一种在卷前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乙本.帛书《老子》甲本连同卷后古佚书由文物出版社于一九七四年按原大影印出版,同时附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的释文.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意象论徐洪火,胡伟文《红楼梦》在运用意象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取事为象,种类万千从楚辞的香草美人到唐诗的忧愁似水。中国古代文学积累了许多脸炙人口的“取象”典范。《红楼梦》的取象范围显然更广更有深度,有自然景...  相似文献   
7.
汤显祖以他不朽的《临川四梦》成了与莎士比亚媲美的东方剧坛之星。但是,除《牡丹亭还魂记》之外,人们对其他三梦的探索还很肤泛。特别是对《南柯记》和《邯郸记》(以下简称《二梦》)的研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至今连一个大家公认的概略性的结论也没有。《二梦》从问世到现在,其地位每况愈下。而明代戏曲理论家是很看重《二梦》的。 至《南柯》,《邯郸》二记,则渐削芜纇,俯就矩度,布格既新,遣词复俊。 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技出天纵, 匪由人造。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后期戏曲非常繁荣,在创作上出现了具有很大影响的针锋相对的两大流派:重文彩的临川派和重音律的吴江派.在明末临川派喜剧作家中,吴炳成就最为杰出.吴炳,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年轻时就“工为词曲,与阮大铖齐名”.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崇祯朝官江西提学副使,南明永历年间擢为兵部右侍郎,升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清兵南下,被俘不屈,自尽于衡州湘山寺.他的传世剧作有:《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疗妒羹》、《情邮记》,合称《粲花别墅五种》,也称《石渠五种曲》.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对吴炳的剧作评价甚高,把他与汤显祖相提并论.他在《闲情偶记》卷三中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