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戴世平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历史与理论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提出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主要有经济学与人类学的方法、"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这是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留给人们重要的思想财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思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向客观真理逼近的过程,是一个无限发展的系列。我们日常所说的认识中的确定性、精确性的含义,只是一种理想化和抽象化的模型,一种近似正确的反映,对它们的理解和追求越固执,可能就会离现实和真理越远。若按信息不守恒的原理来看,同一物质和能量可以有不同的信息,人类认识必然带有不确定性。认识的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具有的信息不守恒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变化发展的特性,值得我们很好地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世纪末的来临,加上冷战结束这样天翻地覆的大变化,难免招来各色预言家、政治家对未来世界作一番预测和评论。近年来,先有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一书轰动西方舆论界。而后,是西方久负盛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的长文,引起了近年来国际政坛和国内学术界少有的争论。该文为什么激起了如此大的反响,原因在于冷战结束后人们对新的世界格局的关注。1989年苏东剧变之后,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在为一个超级对手突然消失而额手称庆的同时,又陷入了新的困惑:“我们现在干什么?”同时,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国际政治学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哲学所倡导的和谐辩证法 ,包括以下十大问题 :良性斗争、仇必和解、中庸之道、适度存在、和而不同、抑强扶弱、和实生物、阴阳合谐、均衡互制、各安其位。  相似文献   
6.
哲学以“根本”的事物为对象 我认为,哲学的特征在于它以“根本”的事物为对象,并由此在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中,发挥其“根本”的作用。何谓“根本”呢?从内容来看“根本”的事物具有总体性、基本性、始序性和关键性等特征。 1.“根本”的总体性,是指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的各方面的整体性。哲学以此为对象,它力求将整个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活动的各个方面协调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弘扬延安精神与加强思想建设戴世平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持久力。她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产生时代效应。在现代化建设进入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为我...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走中国特色的多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以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指导,把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团结、进步和边疆的稳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工作的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实践中丰富了邓小平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9.
“世界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戴世平“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离开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是不可能真正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的。运用乌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这一‘。总的指导’,原理,来考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