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丁宝桢并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领袖人物,但他的洋务思想、洋务实践与相对突出的现代化推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相较,仍富有特色,卓有成效,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颇有功绩.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救护总队战地救护工作是为应对战争不断扩大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工作宗旨是以深入战地,辅助军医救伤医疗为入手,而以协助战区防疫保健,保障部队战斗力为主题;救护总队充分发挥流动救护的特点,将医务队遍遣各战区,在武汉、广州等会战中,均派队参加救护,为解除伤兵痛苦,维持国家抗战力量,以至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救护总队是国民政府与红十字会总会妥协下的产物,组织形式上仍隶属于红十字会,受总会的领导与监督,在贯彻战时三合一政策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战时三合一政策最初由时任总会秘书长庞京周来推动,后经林可胜组建救护总队,通过人事渗透、组织互效、业务互补等方式加以运作.  相似文献   
4.
丁宝桢反教心态及范式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宝桢反教心态及范式既继承了明清之际中国封建文人对西洋文化的排斥抵制心态 ,也有鸦片战争后因社会转型变化而出现的现实态度和转上变革的范式。由此可见 ,对传统文化的泥古不化 ,或全盘“西化”均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戴斌武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64-168
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由战时救护体制转向"复员"时期,其工作重心也随即发生变化,由战场救护转变为为社会服务,其重点是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整个"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儿童福利、服务站工作、健康保险和开辟新的社会福利领域.其在"复员"时期所推动的各项社会福利工作,从数量上来说成果确实有限,但其工作的方向,确实已经走出传统慈善团体的窠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