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大陆学者从六个方面研究了唯物史观在科技革命条件下的创新.一、历史主体理论:突破了历史主体的原有范围;历史主体的地位凸显;历史主体的结构改变;历史主体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二、实践理论:提出了"知识实践"的概念;实践的方式和形式改变;实践的新领域得到开辟.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生产力的新定义;总结了生产力的新特点;生产力的结构改变.四、生产关系理论: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提出了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五、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出了"互补"动力论.六、社会形态理论:提出新的社会形态划分标准和"技术社会形态"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5~6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浙江嘉兴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大会围  相似文献   
3.
由南京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南华大学、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举办的"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7~1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4.
民国佛教慈善学校分为一般小学、佛化小学、工读学校、文化补习学校等几种。这几类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办学宗旨和教学内容,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德育手段。觉民小学等慈善学校有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并注重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民国佛教慈善学校对当时国民教育的发展、佛教的复兴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为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佛教抗日救国的思想体系.从佛教救国的理论基础看,佛教徒从佛教教义中寻找僧尼参加军训和前线杀敌的合理性.从佛教救国的必要性看,认识到僧尼作为国民的一份子,肩负有救国的责任;救国是佛教徒报国恩的需要;只有救国才能救教救僧;救国是今后佛教赖以生存和实践慈悲主义的重要途径.从佛教救国的可能性来看,佛教能帮助中国消除战争,实现和平,进而使中华民族复兴.从佛教救国的路径来看,包括潜心祈祷、宣扬佛法、兴办慈善公益事业等,僧伽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救国方式.这些内容是近代慈善公益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佛教徒,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敦煌寺院经济文书体现了唐五代时期的民问会计思想.这些文书体现的会计思想有:会计文书格式化思想;总括核算和明细核算相结合的思想;以实物为主要会计计量单位的思想;记账符号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这些会计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民间会计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明成满 《文史哲》2007,(3):141-145
大陆地区学者对敦煌寺院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在僧侣个体私有经济、寺院的财产及其管理、阶级关系、收支及经济交往、经济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推动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须加强对相关的敦煌文书的考释,加深对海外和台湾学者研究成果的了解,重视对交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学是一门20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也是一门汇聚了众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元文化的学问。在20世纪90年代,新疆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合作项目图书——《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在2008年初,新疆人民出版社决定重新编辑出版《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新版丛书除了保留了原有的几种选题之  相似文献   
9.
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时期寺院的财产管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算会和点检是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的两种重要方式,周期一般是一年,对象包括常住什物、常住斛斗、布、羊等物。敦煌教团四个层次的管理机构都进行算会。算会和点检是唐五代时期全国其他地区寺院财产管理方式的一个缩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内部控制思想,对于现代经济管理特别是现代财会制度的完善,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是科学认识时代主题。科学认识时代主题应总结中共在这个问题上成功的实践和失败的探索;应了解大时代同小时代之间的关系及目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小时代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要深刻理解决定时代主题的因素;要善于认识、应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中的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