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雅"在古代有多种解释,本文主要以乐器"雅"为探讨对象。作为乐器名,"雅"最早见于《周礼》,是古代一种木质击奏乐器。据文献记载,"雅"从周代一直流传到明。历史的变迁中,其名称、形制和功能都在不同时期发生演变。本文主要从古文献的角度进行梳理,对"雅"的名称、形制以及功能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晏波 《兰州学刊》2012,(12):37-42
通过史籍、方志等史料的梳理,对明初洮岷河湟地区的江淮移民群体多样性来源、来源地的差异以及数量作详细的考察,充分证明明初江淮人士移民该地区的可信性。明代初年到民国初年近六百年洮岷河湟江淮文化的存留是移民群体的历史记忆,是移民群体文化认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驻军汉中后北伐曹魏的重要战略举措,其实际是五次,两围祁山,三出关中,并无六出之实;北伐斜谷道是褒斜道,建兴十二年兵出斜谷所走过的道路应不经过城固;首次伐魏魏延"子午奇谋"未被采纳是诸葛亮与魏延行军风格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4.
努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是探索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条件。通过构建当代和谐大学校园环境是促进高校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保持我国高校协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添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由此,本文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以环境育人,促进当代大学校园环境主体和谐、要大力加强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要加强大学校园多种文化载体建设力度、要不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校园环境氛围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伦理危机,主要表现为一些现代企业在生产、交换、消费等领域的经济伦理问题,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研究现代企业经济伦理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发展下的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从制度伦理、经济伦理的角度,明确现代企业未来建设的方向,有利于现代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现代企业建设还需处理好伦理道德的主体性与规范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获得初步发展。西汉时期,在原有西行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经张川、秦安、静宁、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西固渡黄河通青海或河西的官道,称为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东汉以后,随着行政中心南移、沿线人口减少和自然环境的劣化以及畜牧经济的发展,北线逐渐衰落,而经清水、天水、甘谷、陇西、渭源、临洮、临夏入青海的南线秦州路逐渐成为西行主干道。至唐代、北宋,陇右南道甘肃东段南线更加繁荣。但由于受区域政治形势的影响,唐代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与南线个别路段走向发生了改变。北宋以后,陇右南道秦州路趋于衰落,逐渐被由关中西入平凉,翻越六盘山至隆德、静宁、会宁,再翻越华家岭,经定西至兰州的新线路取代。  相似文献   
7.
晏波 《兰州学刊》2010,(3):207-210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廓清陇右端午旋鼓风俗的现状及其时空发展的特征,并探讨其起源。该地区端午旋鼓风俗是特定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而环境变迁与社会变化影响着旋鼓风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唐蕃古道大震关至鄯城段的走向。对古道经过的大震关、分水驿、清水县、伏羌故城、陇西故城、襄武故城、武街驿、龙支故城的位置提出了新的见解,纠正了已有研究中秦州至伏羌段走向的错误认识,对已有研究中伏羌至襄武段、凤林关至鄯州段的结论提出质疑,并做了新的考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