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嵇康、阮籍以自身的生命实践诠释了庄学精神,他们的哲学可称为"生命实践诠释学"。嵇康、阮籍通过对庄学自然论、养生论、礼法批判、处世方式等内容的生命实践诠释,使庄学从纯粹的理论展现为具体的行为,是庄学精神在魏晋时代的现实呈现。因此,对经典的诠释方式,不仅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实践的。同时因为阮籍、嵇康自身的性格、对庄学的理解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庄学的实践诠释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3.
发生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动态的、发展的复杂系统,它采用连接主义的运算工具来建立人类学习机制进行语言习得的模型。文章首先用发生主义和连接主义理性关联学习理论阐释二语习得,然后用注意假设帮助解释二语习得理性关联学习中出现的非理性现象,最后,把上述理论应用到中国环境下的二语习得的实际中,提出重视和提高目标语输入数量和质量、调节二语习得者选择性注意、用目标语语言形式难度预测突显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六书转注,既是造字法,又是识字法.它要求根字把负载音义的形体转运灌注入转注字内,转注字和辈乳它的根字之间声共一类,形共一首,意义相通.转注造字法造出的是一组同源同根字.  相似文献   
5.
暴希明 《殷都学刊》2008,29(1):127-130
名,是个人在社会上的区别符号,但在古人深层的文化心理中,名又和命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名就是命。这种深层文化心理体现在名的语源上,也体现在其构形中。  相似文献   
6.
暴希明 《殷都学刊》2008,29(4):118-120
“男”字的甲骨文构形为以力耕于田,所以男子在农耕时代处于物质生产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而“女”字的甲骨文构形,乃是女子跪着操持家务的形象,女子退出物质生产领域而以操持家务为职,直接导致了其地位的江河日下,使男尊女卑成为历史的必然。“男”、“女”二字之甲骨文构形是男尊女卑形成的一个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郭象将性分的观念与无为的义理相结合,将无为阐释为顺性而为,表现在政治上即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但无为政治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圣人之力.郭象将无为贞定于性分,实上通于其适性逍遥的理论,并试图由此达致人的自由的实现,使无为从老庄超越的境界形态转化为现实的实然形态.郭象的无为政治观是道家无为思想的重大转折和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的欧洲在教会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信仰一致的世界性宗教帝国,确立了其在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控制力。伴随着权力的扩大,教会日益走向世俗化。神圣的神职权力被到处乱用以谋取世俗权力和利益。教会的腐败日益严重,最终伴随着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而走向衰落。基督教大一统世界走向瓦解,然而他所创造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其孕育的个人主义精神却不断发扬光大。近代自由主义就是在基督教的母体中孕育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市发展现代农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只有找准薄弱环节、克服不利因素、解决突出问题,才能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郭象对有、无的涵义进行了重新阐释,并通过无不能生有和有不能生有的逻辑推演提出了事物自生的观点。郭象的自生说混淆了事物的生成方式与事物的生成本原问题,从而造成无法克服的理论吊诡:自生必须承认自生的主体,否则就不具有任何实际的意义;而一旦承认自生的主体,则又成为他生而非自生。郭象试图用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的玄虚说法规避这一矛盾,但事物自何而生的问题并未因这种悬搁而消失。自生说本质上仍是一种生成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