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二战留下的负面"形象遗产",以及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形象,构成实施贸易立国战略的重大障碍。日本通过民主改革、战争赔偿和对外经济援助、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提高产品质量等途径重塑国家形象,清除了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障碍,为实现经济赶超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的经验为我国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日本制造业:基于循环经济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新要求,日本制造企业从资源的开采到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加工组装、流通、消费,甚至废弃、回收利用各阶段努力降低环境负荷,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制造业的经验为我国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期刊转型将提上日程,学术期刊社的绩效考核也应相应地改革以适应整体的转型,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社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慢慢暴露出来,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以平衡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期刊社考核中的难点。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学术期刊社根据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其战略目标,分别以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来制定绩效指标体系的关键指标。把各个考核指标最后落实到部门、个人,并注意在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操作中的沟通和反馈,获取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将员工奖金、晋升等与之所完成平衡计分卡的情况直接挂钩。可以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形成有效的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国际化作用于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机理表明,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意义十分突出。但我国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创意产业化能力低下,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且产业政策有效供给不足,不利于争取国外受众和提升意识形态吸引力。应将国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文化元素融入内蕴本国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产品,选择适宜我国的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在建立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产业国际化和谐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颁布实施国家意识的文化产业法律、成立推进文化产品出口的促进组织以及建立文化产业国外市场传播意识形态的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