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路径,其中的产业转型与提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已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对我们有诸多启迪.对此,我校经管学院师生集组研究了这一问题.本文介绍分析的便是一些典型国家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实践,希望能对我国发展中的产业进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会展经济发展与专业市场成长之间存在显著共生互动关系.文章从作用机理层面抽象出两者的互动机制模型.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应用EViews5.0软件进行实证计量分析,运用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会展经济发展与专业市场成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会展对专业市场成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专业市场现有资源又是发展会展经济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纪韶  朱志胜 《领导文萃》2014,(6):121-124
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密集程度在国内首屈一指。截至2011年,海淀区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42家,占到北京全市的65%和全国的10%左右,海淀园内入选中央的千人计划42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安徽省3市500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务工年限均对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务工年限越长的农民工获得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越大,更容易实现向上的职业流动;农民工职业发展在年龄模式上呈现出"U形"分布特征,25~44岁农民工相比于其他年龄段反而不太可能实现向上的职业流动;流动经历也显著影响着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适度的职业流动经历会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但过多的流动经历反而不利于农民工实现向上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纺织产业是永恒的民生产业,任何国家的发展、生存都无法游离之外,其特性决定了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纺织产业势必成为经济转型的矛盾焦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成为产业升级的标志.本文运用产业升级和竞争优势相关理论,分析目前浙江纺织产业升级存在的3大局限,进而提出"四主体一平台"战略和实现浙江纺织产业升级的突破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CFPS2010年数据并利用改进的半参有序Probit模型,对工作时间与工时效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估计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的超时加班现象并非劳动者的自愿选择,更多是迫于用工制度或竞争压力被动接受的时间安排.从整体来看,中国现行的双休日和8小时工作制依然是一项比较合理的工时制度,但相比于最优工时,劳动者的意愿工作时间仍要略低于现行的法定工时标准,按照现行月工作22天进行换算,大约相当于每天工作7小时左右.不仅如此,具有投入和回报双重异质性的劳动者,对于工作时间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3年微观个体数据,定量估算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扭曲程度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市场化效率仅达到65%2013年微观个体数据,定量估算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扭曲程度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市场化效率仅达到65%75%左右,存在严重的工资向下扭曲现象,工资扭曲程度约达25%75%左右,存在严重的工资向下扭曲现象,工资扭曲程度约达25%35%;200535%;20052013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整体工资扭曲程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拐点大约发生在2011年;劳动合同和工会对于劳动力的工资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已经成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双重"保障机制。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构建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和制度性障碍是必要的,同时还应在继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工会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4年最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轨迹及向上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经历和总体职业特征均呈倒“U”形分布,存在逆向选择和向下流动现象.农民工的职业获取存在明显的性别区隔;职业培训是农民工获取中高端职业的重要条件,社会资本仅有助于农民工低端职业身份的获取,对中高端职业以及职业发展并无显著效应.尽管农民工的城市就业存在较多障碍,但受教育程度越高、务工年限越长、参与过职业培训或拥有职业技能证书、有家属随迁或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向上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2015年中国综合调查数据对健康的同群效应以及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社区平均健康水平对个体的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平均健康水平每上升1个单位,个体的健康水平将会提高48.1个百分点;(2)健康的同群效应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相比于男性和老年群体,女性和年轻人对社区平均健康水平的反应更加敏感;(3)进一步研究发现,社区平均健康水平的改善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降低个体的风险行为,同时能够促进个体积极主动的寻求健康行为,进而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旨在合理规范和有效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有关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到同群效应的重要影响及其性别、年龄差异,以充分利用健康的同群效应,最大化国民健康收益。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企业内部要素对升级的影响较少被给予详细的分析和讨论.针对这一理论缺口,从企业内部能力要素的视角,基于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对两种最主要的企业能力(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与企业升级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后发现: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后,营销能力对企业升级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营销能力越强,对推动自身升级的影响程度越深;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后,企业技术能力对企业升级有显著影响.然而与一般认识不同的是,我们的实证结果显示这种影响是通过作用于营销能力来实现的,营销能力是技术能力影响升级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